关注国际方面消息。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触及上限
财政部采取特别措施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致信国会,表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财政部将从当天开始采取特别措施,以推迟违约。
耶伦在信中表示,由于法定债务限额,财政部无法充分投资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CSRDF)中不需要立即支付受益人的部分,并且“债务发行暂停期” 将从1月19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5日。
耶伦称,财政部将暂停对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进行额外投资,并根据法律的明确授权,赎回基金中持有的部分投资。此外,根据《2006年邮政问责和加强法》规定,对邮政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PSRHBF)的投资与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的方式相同,暂停对其基金的额外投资。根据法律规定,一旦提高或暂停债务限额,两项基金的投资将被补足。此外,联邦退休人员和雇员将不会受到这些行动的影响。
美国移动电信公司遭黑客入侵
泄漏约3700万客户信息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移动电信公司(T-Mobile)表示,有黑客入侵该公司系统并获取了约3700万名客户的数据,包括客户出生日期和账单地址。
该公司在一份监管申报文件中称,在当地时间1月5日发现了这次入侵,目前正在与执法人员和网络安全顾问合作解决。美国移动电信公司认为,黑客自11月25日就开始访问其数据,但当时未能成功入侵。
梅德韦杰夫警告北约!提到“核战争”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9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对此,路透社解读称,梅德韦杰夫是在警告北约,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失败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梅德韦杰夫在其Telegram上写道,“核大国从未输掉决定他们命运的重大冲突”。
有关北约各国将于20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召开防长会议、讨论西方对乌援助事宜,报道称,梅德韦杰夫提醒说,北约和各成员国防长应该考虑其政策的风险。
报道提到,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被问及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是否表明俄罗斯正在将危机升级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他说,“不,绝对不是那个意思。”佩斯科夫表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的核战略,这一战略允许俄罗斯在生存受到威胁时进行报复性核打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12月7日在召开公民社会和人权发展委员会年度会议时表示,核战争威胁正在增加。俄罗斯将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视作一种防御手段,即只有在自身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才会予以还击。普京称,俄罗斯没有失去理智,不会在世界各地“挥舞核武大棒”,而是将核武器作为防止冲突扩大的威慑性因素。他说,与美国不同,俄未在其他国家部署战术核武器。俄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向任何国家转让其核武器。
LPG创下近期新高
1月19日,能化板块表现分化,LPG整体表现偏强,而原油主力合约呈现下跌走势。
“LPG盘面近日大涨的主要驱动来自于外盘,具体表现在进口气成本估值重心的显著抬升。近期外盘LPG表现较为强势,CP与原油比价低位回升,折合成人民币价格,过去两周时间,进口气成本估值涨幅在600元/吨左右,盘面涨幅与成本估值涨幅基本一致。”齐盛期货原油分析师高健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事实上,节前LPG现货成交也在好转,1月19日,山东民用气价格5500—5700元/吨,普遍上涨50—60元/吨。格林大华期货研究与投资咨询部负责人王凯分析称,LPG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原油和丙烷价格推涨;另一方面,节前下游积极备货,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餐饮等民用气需求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2月沙特CP价格预计环比上涨,对国内LPG价格形成有利支撑。”王凯表示,节前上游炼厂库存维持低位,下游民用气和化工企业原料库存充足。春节后餐饮和日用消费回暖,燃烧和化工需求或仍有增量。截至到1月19日,烯烃深加工开工率47%,环比增加1.2个百分点;烷基化开工率为46.3%,环比增加2.1个百分点;PDH开工率69.2%,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MTBE开工60.9%,环比持平。
高健表示,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叠加冬季消费旺季和春节假期,民用气需求存在回升预期;另一方面,春节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快速拉涨,主要以汽油为主,调油利润抬升带动烷基化和MTBE利润和开工较之前有所改善,带动LPG化工需求好转。不过,从绝对值来看,仍不太理想。因此,近期LPG盘面的强势上涨,核心利好驱动来自于原油及外盘PG的强势上涨,进口气成本估值显著抬升,需求端的改善也起到一定支撑。
王凯认为,总体来看,国内LPG供应充足,且后续仍有提升空间。国内出行和餐饮消费等民用需求仍有增量,后续北方地区天气转冷后燃烧需求提升,成品油市场偏暖运行也带动了MTBE和烷基化需求增加,供需呈现双增格局,但近期宏观市场情绪和需求更占主导,后期LPG价格或仍存一定上行空间。
宏观因素对原油价格形成压制
1月19日,SC2303合约收跌1.7%,549.3元/桶。1月18日公布的美国去年12月零售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额环比下降1.1%,为2022年度最大的下降幅度,不及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欧美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利空油价。
“此前原油持续上涨,主要是市场对中国需求改善和美联储加息放缓存在乐观预期,但近期上述利好驱动开始弱化。”高健表示,一方面,宏观情绪转弱,避险情绪短线升温,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令市场对加息放缓以及降息的预期降温;另一方面,节前中国春运返乡客运指标有见顶迹象,后续等待观察节后返程客运指标动向,整体来看,今年春运指标低于预期。
王凯分析称,尽管国际能源署上调了原油的需求预期,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017亿桶/日,比2022年增长190万桶/日,其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对燃料的需求,但美联储表示可能不会放缓加息,表示将加息至5%以上,宏观因素压制油价,原油期货市场氛围转淡,油价由涨转跌。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原油需求支撑油价上涨,但对欧美可能的经济衰退担忧利空油价,预计后期油价以区间振荡为主。”王凯说。
“事实上,就原油基本面而言,趋势上仍在弱化,近期原油盘面持续冲高的过程中,月差并没有跟涨,而在转跌过程中月差跟跌。基本面对于原油盘面而言,难以提供持续支撑,反而对原油带来压力。”高健说。
据徽商期货工业品分析师黄琛介绍,俄罗斯预计在2023年增加原油出口,同时预计制裁将对石油产品产生影响。美国国家气象局近期称,“极地漩涡”将席卷美国,这可能会导致德克萨斯州停电、炼厂的开工率下降。而寒潮的侵袭也提振取暖用油的消费,近期公布的OPEC月报对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222万桶/日,预计石油市场将在第一季度实现供需平衡。近期美国EIA库存报告受自然天气影响明显,库存数据大幅增加给原油盘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反映原油供需基本面。
在黄琛看来,原油整体的基本面是偏多,2月1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公布,OPEC产量会议将召开,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会放缓加息幅度为25基点,而OPEC会维持减产步调,美国寒潮以及国内的经济会使得需求继续增加,短期回调不改多头趋势。
高健认为,通过基本面和宏观指标对比,当前原油驱动较前期进一步弱化。单从原油盘面运行节奏来看,要留意后期原油重现去年11月高位转跌的可能性。不过,春节前后原油市场暂未看到明显的下行驱动,短期原油可能会维持振荡格局,但自振荡区间高点回落的风险相对偏大。中长期基本面继续弱化,宏观风险没有解除,大方向需求依然面临压力,未来原油市场仍然面临累库风险,趋势上仍然表现为承压。
镍价强势反弹
1月18—19日,伦镍连续两天大涨。1月19日,沪镍跟涨外盘,迎来阶段性反弹,主力合约收涨4.63%至214420元/吨。有业内人士称,在强现实支撑下,镍价回升,但中长期供应压力或将限制镍价上方空间,预计短期延续振荡运行。
“从盘面反馈来看,市场对青山电积镍增产的利空消息已经基本消化完毕,短期一级镍品产量快速提产概率较小,也较难反馈至交易所库存增加方面。以铜为首的有色板块持续表现偏强下,镍价也就相应存在补涨的意愿。”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展大鹏说。
展大鹏认为,从市场博弈角度来看,春节前不锈钢冶炼企业在库存及成本压力下排产计划快速下降,但在国内不断推出稳增长政策后,市场对节后经济快速启动充满期待,节前不锈钢贸易商和下游企业补库意愿不强,节后就存在一定的补库预期,传统不锈钢产业链利空压力减弱。
“事实上,精炼镍短期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结构性低库存给予镍价底部支撑。”国泰君安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邵婉嫕分析称,从需求端来看,临近春节,合金备货高峰已结束,叠加新能源和不锈钢迈入季节性消费淡季,需求端难以给予镍价上行驱动。但是,供给端是强现实的主要矛盾。首先,尽管前期进口利润于本周出现边际修复,千余吨海外资源的流入对供给侧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国内临近春节,物流停运限制了部分资源的流通,库存处于历史性低位,边际难以出现大幅累积的态势;其次,前期格林美电积铜产线转产电积镍的消息对镍价形成压制,但是项目实际产出稍有延后,叠加近期物流偏紧,资源难以完全投放市场;最后,新增镍板的供应主要为偏低端的电积镍产品,对部分合金和电镀等领域的高品质镍板的替代作用偏弱,结构性紧缺仍为强现实的有力支撑点。
“此外,从新能源产业来看,硫酸镍存在阶段性过剩问题,但随着硫酸镍冶炼企业节前降价促销,部分前驱体企业也在逢低采购,企业库存压力减弱,过剩压力得到较大缓解。”展大鹏说。
1月18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可能推广的政策包括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等。
邵婉嫕表示,新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领域对能源金属的需求,但是依然取决于政策扶持力度的和落实的时间节奏。前期市场整体认为我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而近期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给予了市场政策扶持修复的乐观预期。
展望后市,邵婉嫕认为,短期镍价或在强现实和弱预期的博弈之下延续振荡运行,受到库存矛盾与政策面的共振作用。从中长期来看,供应放量的预期或给予镍价上方的压力。根据市场公开消息,在格林美计划于2023年1月镍板投产之外,聚泰、中伟、华友和青山等企业亦或于2023年新增镍板产线,从而进一步增加供应的压力。根据项目产能统计,预计2023年镍板紧缺的格局或存在转向过剩的可能。因此,预计镍价或维持振荡运行,不建议过度追高,推荐以轻仓为主。
在展大鹏看来,2023年度全球镍供求过剩将由镍生铁过剩逐渐转向一级镍品的过剩,一级镍品供给紧缺的局面将呈现逐步缓解的态势,价格重心有望继续下移,但基本面利空被证实偏缓慢。短期市场回归博弈情绪和预期,并不能完全反映基本面的情况,春节前后投资者要控制好仓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郑泉
收藏
评论(7)
点赞(54)
转发
关注国际方面消息。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触及上限
财政部采取特别措施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致信国会,表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财政部将从当天开始采取特别措施,以推迟违约。
耶伦在信中表示,由于法定债务限额,财政部无法充分投资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CSRDF)中不需要立即支付受益人的部分,并且“债务发行暂停期” 将从1月19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5日。
耶伦称,财政部将暂停对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进行额外投资,并根据法律的明确授权,赎回基金中持有的部分投资。此外,根据《2006年邮政问责和加强法》规定,对邮政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PSRHBF)的投资与公务员退休和伤残基金的方式相同,暂停对其基金的额外投资。根据法律规定,一旦提高或暂停债务限额,两项基金的投资将被补足。此外,联邦退休人员和雇员将不会受到这些行动的影响。
美国移动电信公司遭黑客入侵
泄漏约3700万客户信息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月19日,美国移动电信公司(T-Mobile)表示,有黑客入侵该公司系统并获取了约3700万名客户的数据,包括客户出生日期和账单地址。
该公司在一份监管申报文件中称,在当地时间1月5日发现了这次入侵,目前正在与执法人员和网络安全顾问合作解决。美国移动电信公司认为,黑客自11月25日就开始访问其数据,但当时未能成功入侵。
梅德韦杰夫警告北约!提到“核战争”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9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发文称,“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对此,路透社解读称,梅德韦杰夫是在警告北约,俄罗斯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失败可能会引发核战争。
“核大国在常规战争中输掉可能会导致核战争爆发。”梅德韦杰夫在其Telegram上写道,“核大国从未输掉决定他们命运的重大冲突”。
有关北约各国将于20日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召开防长会议、讨论西方对乌援助事宜,报道称,梅德韦杰夫提醒说,北约和各成员国防长应该考虑其政策的风险。
报道提到,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被问及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是否表明俄罗斯正在将危机升级到一个新的水平时,他说,“不,绝对不是那个意思。”佩斯科夫表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的核战略,这一战略允许俄罗斯在生存受到威胁时进行报复性核打击。
俄罗斯总统普京2022年12月7日在召开公民社会和人权发展委员会年度会议时表示,核战争威胁正在增加。俄罗斯将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核武器视作一种防御手段,即只有在自身受到打击的情况下才会予以还击。普京称,俄罗斯没有失去理智,不会在世界各地“挥舞核武大棒”,而是将核武器作为防止冲突扩大的威慑性因素。他说,与美国不同,俄未在其他国家部署战术核武器。俄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向任何国家转让其核武器。
LPG创下近期新高
1月19日,能化板块表现分化,LPG整体表现偏强,而原油主力合约呈现下跌走势。
“LPG盘面近日大涨的主要驱动来自于外盘,具体表现在进口气成本估值重心的显著抬升。近期外盘LPG表现较为强势,CP与原油比价低位回升,折合成人民币价格,过去两周时间,进口气成本估值涨幅在600元/吨左右,盘面涨幅与成本估值涨幅基本一致。”齐盛期货原油分析师高健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事实上,节前LPG现货成交也在好转,1月19日,山东民用气价格5500—5700元/吨,普遍上涨50—60元/吨。格林大华期货研究与投资咨询部负责人王凯分析称,LPG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原油和丙烷价格推涨;另一方面,节前下游积极备货,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餐饮等民用气需求明显提升。
“具体来看,2月沙特CP价格预计环比上涨,对国内LPG价格形成有利支撑。”王凯表示,节前上游炼厂库存维持低位,下游民用气和化工企业原料库存充足。春节后餐饮和日用消费回暖,燃烧和化工需求或仍有增量。截至到1月19日,烯烃深加工开工率47%,环比增加1.2个百分点;烷基化开工率为46.3%,环比增加2.1个百分点;PDH开工率69.2%,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MTBE开工60.9%,环比持平。
高健表示,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叠加冬季消费旺季和春节假期,民用气需求存在回升预期;另一方面,春节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快速拉涨,主要以汽油为主,调油利润抬升带动烷基化和MTBE利润和开工较之前有所改善,带动LPG化工需求好转。不过,从绝对值来看,仍不太理想。因此,近期LPG盘面的强势上涨,核心利好驱动来自于原油及外盘PG的强势上涨,进口气成本估值显著抬升,需求端的改善也起到一定支撑。
王凯认为,总体来看,国内LPG供应充足,且后续仍有提升空间。国内出行和餐饮消费等民用需求仍有增量,后续北方地区天气转冷后燃烧需求提升,成品油市场偏暖运行也带动了MTBE和烷基化需求增加,供需呈现双增格局,但近期宏观市场情绪和需求更占主导,后期LPG价格或仍存一定上行空间。
宏观因素对原油价格形成压制
1月19日,SC2303合约收跌1.7%,549.3元/桶。1月18日公布的美国去年12月零售销售数据显示销售额环比下降1.1%,为2022年度最大的下降幅度,不及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欧美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利空油价。
“此前原油持续上涨,主要是市场对中国需求改善和美联储加息放缓存在乐观预期,但近期上述利好驱动开始弱化。”高健表示,一方面,宏观情绪转弱,避险情绪短线升温,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令市场对加息放缓以及降息的预期降温;另一方面,节前中国春运返乡客运指标有见顶迹象,后续等待观察节后返程客运指标动向,整体来看,今年春运指标低于预期。
王凯分析称,尽管国际能源署上调了原油的需求预期,预测202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017亿桶/日,比2022年增长190万桶/日,其中大部分需求来自于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后对燃料的需求,但美联储表示可能不会放缓加息,表示将加息至5%以上,宏观因素压制油价,原油期货市场氛围转淡,油价由涨转跌。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的原油需求支撑油价上涨,但对欧美可能的经济衰退担忧利空油价,预计后期油价以区间振荡为主。”王凯说。
“事实上,就原油基本面而言,趋势上仍在弱化,近期原油盘面持续冲高的过程中,月差并没有跟涨,而在转跌过程中月差跟跌。基本面对于原油盘面而言,难以提供持续支撑,反而对原油带来压力。”高健说。
据徽商期货工业品分析师黄琛介绍,俄罗斯预计在2023年增加原油出口,同时预计制裁将对石油产品产生影响。美国国家气象局近期称,“极地漩涡”将席卷美国,这可能会导致德克萨斯州停电、炼厂的开工率下降。而寒潮的侵袭也提振取暖用油的消费,近期公布的OPEC月报对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222万桶/日,预计石油市场将在第一季度实现供需平衡。近期美国EIA库存报告受自然天气影响明显,库存数据大幅增加给原油盘面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反映原油供需基本面。
在黄琛看来,原油整体的基本面是偏多,2月1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将公布,OPEC产量会议将召开,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会放缓加息幅度为25基点,而OPEC会维持减产步调,美国寒潮以及国内的经济会使得需求继续增加,短期回调不改多头趋势。
高健认为,通过基本面和宏观指标对比,当前原油驱动较前期进一步弱化。单从原油盘面运行节奏来看,要留意后期原油重现去年11月高位转跌的可能性。不过,春节前后原油市场暂未看到明显的下行驱动,短期原油可能会维持振荡格局,但自振荡区间高点回落的风险相对偏大。中长期基本面继续弱化,宏观风险没有解除,大方向需求依然面临压力,未来原油市场仍然面临累库风险,趋势上仍然表现为承压。
镍价强势反弹
1月18—19日,伦镍连续两天大涨。1月19日,沪镍跟涨外盘,迎来阶段性反弹,主力合约收涨4.63%至214420元/吨。有业内人士称,在强现实支撑下,镍价回升,但中长期供应压力或将限制镍价上方空间,预计短期延续振荡运行。
“从盘面反馈来看,市场对青山电积镍增产的利空消息已经基本消化完毕,短期一级镍品产量快速提产概率较小,也较难反馈至交易所库存增加方面。以铜为首的有色板块持续表现偏强下,镍价也就相应存在补涨的意愿。”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研究总监展大鹏说。
展大鹏认为,从市场博弈角度来看,春节前不锈钢冶炼企业在库存及成本压力下排产计划快速下降,但在国内不断推出稳增长政策后,市场对节后经济快速启动充满期待,节前不锈钢贸易商和下游企业补库意愿不强,节后就存在一定的补库预期,传统不锈钢产业链利空压力减弱。
“事实上,精炼镍短期呈现供需双弱的格局,结构性低库存给予镍价底部支撑。”国泰君安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邵婉嫕分析称,从需求端来看,临近春节,合金备货高峰已结束,叠加新能源和不锈钢迈入季节性消费淡季,需求端难以给予镍价上行驱动。但是,供给端是强现实的主要矛盾。首先,尽管前期进口利润于本周出现边际修复,千余吨海外资源的流入对供给侧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由于国内临近春节,物流停运限制了部分资源的流通,库存处于历史性低位,边际难以出现大幅累积的态势;其次,前期格林美电积铜产线转产电积镍的消息对镍价形成压制,但是项目实际产出稍有延后,叠加近期物流偏紧,资源难以完全投放市场;最后,新增镍板的供应主要为偏低端的电积镍产品,对部分合金和电镀等领域的高品质镍板的替代作用偏弱,结构性紧缺仍为强现实的有力支撑点。
“此外,从新能源产业来看,硫酸镍存在阶段性过剩问题,但随着硫酸镍冶炼企业节前降价促销,部分前驱体企业也在逢低采购,企业库存压力减弱,过剩压力得到较大缓解。”展大鹏说。
1月18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将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可能推广的政策包括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等。
邵婉嫕表示,新政策的出台与落地,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领域对能源金属的需求,但是依然取决于政策扶持力度的和落实的时间节奏。前期市场整体认为我国新能源车补贴退坡,政策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而近期新能源车的政策支持给予了市场政策扶持修复的乐观预期。
展望后市,邵婉嫕认为,短期镍价或在强现实和弱预期的博弈之下延续振荡运行,受到库存矛盾与政策面的共振作用。从中长期来看,供应放量的预期或给予镍价上方的压力。根据市场公开消息,在格林美计划于2023年1月镍板投产之外,聚泰、中伟、华友和青山等企业亦或于2023年新增镍板产线,从而进一步增加供应的压力。根据项目产能统计,预计2023年镍板紧缺的格局或存在转向过剩的可能。因此,预计镍价或维持振荡运行,不建议过度追高,推荐以轻仓为主。
在展大鹏看来,2023年度全球镍供求过剩将由镍生铁过剩逐渐转向一级镍品的过剩,一级镍品供给紧缺的局面将呈现逐步缓解的态势,价格重心有望继续下移,但基本面利空被证实偏缓慢。短期市场回归博弈情绪和预期,并不能完全反映基本面的情况,春节前后投资者要控制好仓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郑泉
更多
【瑞达期货花生产业日报20230119】供应方面,产区可供应货源有限,报价较为稳定,发货车辆减少,进入收尾阶段。需求方面,春节临近,备货需求减弱,大部分油厂已OXC经停采,预计节前会陆续停机,目前样本油厂开机率仅有9.1%。花生油走货略有好转,但是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然不足,且花生油价格下降导致油厂榨利再度降低。(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699
收藏
评论(4)
点赞(22)
转发
【瑞达期货花生产业日报20230119】供应方面,产区可供应货源有限,报价较为稳定,发货车辆减少,进入收尾阶段。需求方面,春节临近,备货需求减弱,大部分油厂已OXC经停采,预计节前会陆续停机,目前样本油厂开机率仅有9.1%。花生油走货略有好转,但是与往年同期相比仍然不足,且花生油价格下降导致油厂榨利再度降低。(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699
更多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9】美国零售销售和制造业产出下降幅度高于预期,但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进话,美元指数小隔回开。欧盟将于2日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所支撑,欧佩克月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EA预计中国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升至纪录高位,而API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美联储加息前景令美国经济衰退忧虑上升,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703
收藏
评论(7)
点赞(38)
转发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9】美国零售销售和制造业产出下降幅度高于预期,但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进话,美元指数小隔回开。欧盟将于2日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所支撑,欧佩克月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EA预计中国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升至纪录高位,而API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美联储加息前景令美国经济衰退忧虑上升,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703
更多
【瑞达期货沥青产业日报20230119】IEA预计中国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升至纪录高位,而美联储加息前景令美国经济衰退优虑上开,国际原油出现回落,国内主要沥青厂家开工小幅上升,厂家及贸易商库存增加,炼厂间歌生产,远期合同较为惜售,现货市场价格持稳为主。国际原油冲高回落,下游需求季节性放缓,短线沥青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704
收藏
评论(5)
点赞(35)
转发
【瑞达期货沥青产业日报20230119】IEA预计中国需求增长将推动全球石油需求升至纪录高位,而美联储加息前景令美国经济衰退优虑上开,国际原油出现回落,国内主要沥青厂家开工小幅上升,厂家及贸易商库存增加,炼厂间歌生产,远期合同较为惜售,现货市场价格持稳为主。国际原油冲高回落,下游需求季节性放缓,短线沥青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704
更多
【瑞达期货沪镍产业日报20230119】,上游镍矿进口环比开始下降,但镍矿进口价格回落,原料端供应情况尚可,国内精镍产量保持平稳。青山今年计划扩大精炼镍产量,供应端释放预期。近期镍价回落,且现货升水较高水平,下游逢低采购备货,且资源到货量不多,库存出现下降;而LME库存小幅下降,注销仓单有所上升预计镍价宽幅调整。(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684
收藏
评论(4)
点赞(36)
转发
【瑞达期货沪镍产业日报20230119】,上游镍矿进口环比开始下降,但镍矿进口价格回落,原料端供应情况尚可,国内精镍产量保持平稳。青山今年计划扩大精炼镍产量,供应端释放预期。近期镍价回落,且现货升水较高水平,下游逢低采购备货,且资源到货量不多,库存出现下降;而LME库存小幅下降,注销仓单有所上升预计镍价宽幅调整。(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684
更多
主要观点:
1.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好转且产能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已进入去库存阶段,整体核心商品价格压力在多因素影响下持续缓解。
2.劳服务业动力短缺且需求强劲,相关职位薪资增速在近期仍旧维持着强劲的上涨趋势,服务业成本普遍出现转嫁现象。
3.通胀稳步下行,美联储加息抑制需求的压力大幅减小,市场风险偏好或在鸽派预期的促使下逐渐回升。
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较前值7.1%有所下调并与预期持平,同时也为连续第六个月放缓;从环比层面看,12月CPI环比下降0.1%,与预期相符且较前值0.2%大幅回落,并为两年来首次负增长。1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7%,低于前值6%并与预期持平;环比上升0.3%,虽与预期持平但较前值0.2%小幅上涨。
图1美国CPI走势图
从整体来看,能源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4.5%,较前值-1.6%加速下行,近期原油价格的持续回落进一步推动着汽油价格的下降,整体汽油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9.4%。然而能源服务价格在12月有所上调,其中电费及气费在12月环比分别增长1%及3%。在未来美国气温大概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供暖需求或大幅提升,整体能源服务价格在1月或再度上涨。食品价格在12月环比增长0.3%,增速较前值0.5%也有所放缓,其中家庭食品环比增长0.2%,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在供应链逐渐恢复稳定且进口运输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整体食品价格在未来或维持回落趋势。
图2WTI原油价格在近期出回落
图3WTI能源价格在近期明显回落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核心商品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0.3%,较前值-0.5%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其中衣着类商品价格在12月或受假日消费热潮影响环比上涨0.5%,较前值0.2%有所上涨,但占比较大的新车及二手车价格在12月环比分别下降0.1%及2.5%,同时家具类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2%,较前值0.4%也有所回落,反映出居民整体耐用品需求仍旧低迷。与此同时在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好转且产能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已进入去库存阶段,同时原材料价格在供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先前大幅回落,整体核心商品价格压力在多因素影响下持续缓解。
图4核心商品价格在近期均有所回落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核心服务方面,权重占比高达32.9%的住房价格在12月环比上涨0.8%,较前值0.6%再次上行。即便当前美国房市在高利率环境的影响下已明显降温,实时房租指数也已下调,但根据历史数据来看,CPI数据中相关租金指数或相对延后至一季度后于年中左右开始下行。医疗及交通运输服务价格在12月环比分别上涨0.1%及0.2%,较前值-0.7%和-0.1%也有所回弹。其中医院服务价格环比上涨1.7%,受劳服务业动力短缺且需求强劲的影响医疗保健类职位薪资增速在近期仍旧维持着强劲的上涨趋势,而医院或将对应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进而致使整体价格水平居高不下,而如汽车维修等其他人力成本较重的服务价格水平或也出现了类似的价格转嫁现象。
市场反应:
在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国主要股指集体收涨,标普500及纳斯达克指数在当日分别上涨0.34%和0.64%。美债收益率在当日集体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1个基点,一路下探至3.43%,而对利率较为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回落至4.12%,为2022年10月4日以来新低。市场对美联储2月继续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再次提升,当前FOMC FedWatch对2月会议上加息25基点的预期已上升至93.2%,同时当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3月会议完成最后一次加息并将目标利率维持于4.75%至5.00%的区间至9月会议。在通胀稳步下行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加息抑制需求的压力将大幅减小,即便当前通胀水平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且劳动力市场供需问题尚存,在经济加速降温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或在鸽派预期的促使下逐渐回升。然而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在短期内尚存,同时美国企业财报季将至,多数企业或将下调财务指引,美股在一季度或在企业营收数据表现不佳且预期悲观的情况下继续承压下行,而长端美债收益率在利率终值预期下调且经济衰退担忧增加的情况下或持续震荡回落。美元指数近期在欧元区经济状转好且日本央行放宽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影响下或持续承压下行。
图5美国主要股指走势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图6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图7FOMC FedWatch加息预期
数据来源:CME,瑞达期货研究院
瑞达期货:柳瑜萍
投资咨询证号:Z001225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收藏
评论(1)
点赞(17)
转发
主要观点:
1.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好转且产能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已进入去库存阶段,整体核心商品价格压力在多因素影响下持续缓解。
2.劳服务业动力短缺且需求强劲,相关职位薪资增速在近期仍旧维持着强劲的上涨趋势,服务业成本普遍出现转嫁现象。
3.通胀稳步下行,美联储加息抑制需求的压力大幅减小,市场风险偏好或在鸽派预期的促使下逐渐回升。
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较前值7.1%有所下调并与预期持平,同时也为连续第六个月放缓;从环比层面看,12月CPI环比下降0.1%,与预期相符且较前值0.2%大幅回落,并为两年来首次负增长。12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7%,低于前值6%并与预期持平;环比上升0.3%,虽与预期持平但较前值0.2%小幅上涨。
图1美国CPI走势图
从整体来看,能源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4.5%,较前值-1.6%加速下行,近期原油价格的持续回落进一步推动着汽油价格的下降,整体汽油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9.4%。然而能源服务价格在12月有所上调,其中电费及气费在12月环比分别增长1%及3%。在未来美国气温大概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供暖需求或大幅提升,整体能源服务价格在1月或再度上涨。食品价格在12月环比增长0.3%,增速较前值0.5%也有所放缓,其中家庭食品环比增长0.2%,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在供应链逐渐恢复稳定且进口运输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整体食品价格在未来或维持回落趋势。
图2WTI原油价格在近期出回落
图3WTI能源价格在近期明显回落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核心商品价格在12月环比下降0.3%,较前值-0.5%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其中衣着类商品价格在12月或受假日消费热潮影响环比上涨0.5%,较前值0.2%有所上涨,但占比较大的新车及二手车价格在12月环比分别下降0.1%及2.5%,同时家具类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2%,较前值0.4%也有所回落,反映出居民整体耐用品需求仍旧低迷。与此同时在全球供应链瓶颈问题好转且产能恢复的情况下美国已进入去库存阶段,同时原材料价格在供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先前大幅回落,整体核心商品价格压力在多因素影响下持续缓解。
图4核心商品价格在近期均有所回落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核心服务方面,权重占比高达32.9%的住房价格在12月环比上涨0.8%,较前值0.6%再次上行。即便当前美国房市在高利率环境的影响下已明显降温,实时房租指数也已下调,但根据历史数据来看,CPI数据中相关租金指数或相对延后至一季度后于年中左右开始下行。医疗及交通运输服务价格在12月环比分别上涨0.1%及0.2%,较前值-0.7%和-0.1%也有所回弹。其中医院服务价格环比上涨1.7%,受劳服务业动力短缺且需求强劲的影响医疗保健类职位薪资增速在近期仍旧维持着强劲的上涨趋势,而医院或将对应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进而致使整体价格水平居高不下,而如汽车维修等其他人力成本较重的服务价格水平或也出现了类似的价格转嫁现象。
市场反应:
在通胀数据公布后美国主要股指集体收涨,标普500及纳斯达克指数在当日分别上涨0.34%和0.64%。美债收益率在当日集体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11个基点,一路下探至3.43%,而对利率较为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回落至4.12%,为2022年10月4日以来新低。市场对美联储2月继续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再次提升,当前FOMC FedWatch对2月会议上加息25基点的预期已上升至93.2%,同时当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3月会议完成最后一次加息并将目标利率维持于4.75%至5.00%的区间至9月会议。在通胀稳步下行的情况下,美联储通过加息抑制需求的压力将大幅减小,即便当前通胀水平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且劳动力市场供需问题尚存,在经济加速降温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或在鸽派预期的促使下逐渐回升。然而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在短期内尚存,同时美国企业财报季将至,多数企业或将下调财务指引,美股在一季度或在企业营收数据表现不佳且预期悲观的情况下继续承压下行,而长端美债收益率在利率终值预期下调且经济衰退担忧增加的情况下或持续震荡回落。美元指数近期在欧元区经济状转好且日本央行放宽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影响下或持续承压下行。
图5美国主要股指走势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图6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瑞达期货研究院
图7FOMC FedWatch加息预期
数据来源:CME,瑞达期货研究院
瑞达期货:柳瑜萍
投资咨询证号:Z001225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更多
来看一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消息!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会谈
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全球和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等进行了专业、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富有建设性。
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中方欢迎耶伦财长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双方同意经贸团队在各个层级继续保持沟通交流。
美联储“褐皮书”
美国物价涨幅将是温和的
美联储12个地方联储编制的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2022年最后一个月,美国经济活动总体相比前一个月增长甚微,不过,价格通胀有望进一步放缓。
报告称,自上一份“褐皮书”报告以来,美国经济活动整体上相对持平。五个地区称经济活动整体上略有增长,六个地区称没有变化或略微回落,另外一个称显著下滑。大部分地区的就业人口继续温和增长,仅有一个地区称略微下滑、另有一个称没有变化。
大部分地区的销售价格温和上升,许多地区称升幅较近期报告放缓。许多地区的制造商称货运和(包括钢铁和木材的)商品价格继续回落,某些地区称成本仍然偏高。
许多零售商称,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意味着消费者对物价的敏感性更高。此外,部分零售商较一年之前加大打折和促销力度,以期促进商品流通和清理超额库存。多个地区预计,物价涨幅将在未来一年趋于温和。
铜价刷新7个月新高
1月18日,铜价延续拉升行情不断突破阶段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月18日晚23点,伦铜价格触及9550.5美元/吨高位,上方距离1万美元/吨关键整数位仅一步之遥。沪铜期货也在日盘突破70000元/吨关键整数位后持续扩大涨幅,并在夜盘跳空高开后一度触及71500元/吨的高位,内外盘铜价齐齐刷新了7个月新高。
期货日报记者统计本轮铜价涨势发现,自1月5日至18日,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伦铜市场累计涨幅已超过15%,沪铜市场反弹幅度也达12%。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宏观因素是构成铜价反弹的主要动力,但是相对疲软的铜市基本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拖累。
“近期驱动铜价强势上攻的核心因素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表示,随着海外通胀持续“退烧”,欧美央行加息放缓预期强烈,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美元指数大幅走软,国际铜价得到了明显的提振。
国内方面,他指出,近期国内市场情绪明显改善,因宏观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升温,带动铜价扶摇直上,沪铜期货主力向上突破70000元/吨整数关口。不过他也指出,短期铜价在宏观乐观预期难以证伪的背景下,市场可能存在非理性情绪,使得铜价上行空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季先飞表示,近期驱动铜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来自宏观政策方面:首先,中国防疫政策优化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修复,叠加中国房地产等利好政策持续推进,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其次,市场对中美关系改善预期增强,预期将加快推进国内供应链修复进程;最后,美联储加息强度减弱,下一次议息会议加息25基点基本确定,美元指数整体弱势有助铜价反弹。
“本次铜价快速上涨属于淡季拉涨,宏观预期定价胜于波段供求。”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有色金属首席研究员肖静也指出,当下市场宏观交易情绪相当高昂,考虑到铜市“弱现实、强预期”背景下,资金主要交易宏观预期,且预期兑现概率较大,使得市场快速打开对铜价的想象空间。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顾冯达表示,“铜博士”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强势的背后,是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流动性重新转向宽松与中美经济政策预期加大的提前反应,这与中国股市、有色等周期性板块提前上演 “春季躁动”不谋而合,但这类行情异动往往是情绪化和缺乏连续性的。
“市场资金提前对各项利好题材预期进行下注,有色金属等实体行业虽处于年初淡季,且国内外宏观政策变化要在春节之后才能得到验证,然而以铜为代表的有色板块在宏观政策预期和资金推动下抢先出现大幅反弹,这与当前有色实体行业弱势的供需基本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道。
“弱现实、强预期”是当前铜市的真实写照。大有期货投研中心研究员李振宇表示,目前国内多数铜炼厂虽产量有所减少,然而在高加工费驱动下,冶炼生产热情仍较高,而需求端受消费淡季影响,需求短期下滑更加显著。
他认为在铜供需面较弱的背景下,宏观面的强预期起到支撑铜价不断刷新高位的作用。强预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二是对中国经济强势增长的预期,其中前者来自通胀的缓解和经济的韧性,后者来自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房地产市场反弹的预期。
从当前国内铜基本面变化来看,江露表示,受铜终端消费疲软影响,今年春节国内铜企放假时间比往年同期有所提前,年关效应持续拖累需求表现。从库存表现来看,近期国内交易所及上海保税区开启持续累库。并且,铜现货升贴水也在低位徘徊,期货近月合约则由Back结构转为Contango结构。整体来看,短期国内铜市基本面转弱的压力对铜价涨幅形成压制。
春节将至风险加剧
铜价或高处不胜寒?
临近春节假期,连续上涨的铜价是否存在高位回调风险?长假期间外盘铜价又会如何演绎?国内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节日风险?多位业内分析师也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与建议。
江露指出,近期海外伦铜库存持续去化,低库存逻辑支撑伦铜不断走高,但宏观市场多项核心经济数据指向欧美经济衰退事实。尽管当前外盘铜价涨势喜人,但在中国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焦点或逐步转向1月底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国际铜价上行持续空间和持续性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中国春节期间,国际市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在于海外将有一系列经济数据密集公布,可能会影响到美元的走势,进而使得海外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我们建议,国内企业应以谨慎交易为主,降低风险敞口,规避节后开盘价格波幅过大的风险。”
“从目前盘面表现来看,很难猜测铜价短期顶部会在什么水平。”李振宇表示,一是因为当前市场情绪过于乐观,甚至可能带有非理性因素,二是过年期间海外会继续公布核心经济数据,若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值,市场对紧缩货币政策预期将重新提高,铜价或出现高位回落。面对长假风险,他建议国内企业时刻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选择轻仓或者空仓过节,还可适当配置期权,降低持仓头寸。
“当前在资金推动下,内外盘铜价快速走高,后续倘若伦铜突破9500—9700美元/吨,或再次返回1万美元/吨关口,则铜价高位风险是在加剧的。”肖静强调,当前铜价继续追高的风险较大,要耐心等待铜价摸顶、高位振荡后新的共振机会。杨莉娜也表示,随着铜市对前期宏观利好的逐步消化,未来仍需警惕市场情绪反转的可能,鉴于春节长假期间不确定因素仍存,建议前期多单考虑获利退场,空仓过节回避风险为宜。
“春节长假前后是我国铜市传统淡季,但近三年来铜市春节长假季节性规律受到宏观政策影响有所弱化,因此预计春节前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前景与政策动向或构成主要宏观指引。”顾冯达表示,考虑到长假期间潜在波动风险加大,且国际铜价短期累计较大涨幅后回调压力极大,建议国内投资者多单落袋为安、减仓过节,进入2月铜市大概率将维持宽幅振荡,需要警惕春节假期后铜市可能出现快速冲高后回落的风险。
对于整体有色金属板块来看,江露表示,在目前偏强的宏观情绪面调动下,铜、铝企稳后连续上涨,镍、锡则展现出了更强的价格弹性,尽管当前铜金比价和锡金比价逐渐向历史均值收敛,展现出了市场对未来经济修复的强烈信心,但考虑到春节后可能出现“倒春寒”行情,若强预期难落地、需求下行则将加剧有色板块价格波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董依菲
收藏
评论(1)
点赞(7)
转发
来看一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消息!
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会谈
1月18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半天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就全球和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等进行了专业、深入、坦诚、务实的交流,会谈富有建设性。
双方认为,世界经济复苏处于关键时刻,双方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金融等领域的挑战,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双方讨论了深化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双方认识到可持续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双边及联合国、G20和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合作。双方同意继续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和经济转型。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对华经贸和技术政策的关切,希望美方重视这些政策对双方的影响。
中方欢迎耶伦财长今年适当时候访问中国。双方同意经贸团队在各个层级继续保持沟通交流。
美联储“褐皮书”
美国物价涨幅将是温和的
美联储12个地方联储编制的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褐皮书”显示,2022年最后一个月,美国经济活动总体相比前一个月增长甚微,不过,价格通胀有望进一步放缓。
报告称,自上一份“褐皮书”报告以来,美国经济活动整体上相对持平。五个地区称经济活动整体上略有增长,六个地区称没有变化或略微回落,另外一个称显著下滑。大部分地区的就业人口继续温和增长,仅有一个地区称略微下滑、另有一个称没有变化。
大部分地区的销售价格温和上升,许多地区称升幅较近期报告放缓。许多地区的制造商称货运和(包括钢铁和木材的)商品价格继续回落,某些地区称成本仍然偏高。
许多零售商称,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意味着消费者对物价的敏感性更高。此外,部分零售商较一年之前加大打折和促销力度,以期促进商品流通和清理超额库存。多个地区预计,物价涨幅将在未来一年趋于温和。
铜价刷新7个月新高
1月18日,铜价延续拉升行情不断突破阶段新高。截至北京时间1月18日晚23点,伦铜价格触及9550.5美元/吨高位,上方距离1万美元/吨关键整数位仅一步之遥。沪铜期货也在日盘突破70000元/吨关键整数位后持续扩大涨幅,并在夜盘跳空高开后一度触及71500元/吨的高位,内外盘铜价齐齐刷新了7个月新高。
期货日报记者统计本轮铜价涨势发现,自1月5日至18日,在短短10个交易日内,伦铜市场累计涨幅已超过15%,沪铜市场反弹幅度也达12%。业内分析师普遍认为,宏观因素是构成铜价反弹的主要动力,但是相对疲软的铜市基本面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拖累。
“近期驱动铜价强势上攻的核心因素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分析师江露表示,随着海外通胀持续“退烧”,欧美央行加息放缓预期强烈,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美元指数大幅走软,国际铜价得到了明显的提振。
国内方面,他指出,近期国内市场情绪明显改善,因宏观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升温,带动铜价扶摇直上,沪铜期货主力向上突破70000元/吨整数关口。不过他也指出,短期铜价在宏观乐观预期难以证伪的背景下,市场可能存在非理性情绪,使得铜价上行空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季先飞表示,近期驱动铜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来自宏观政策方面:首先,中国防疫政策优化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修复,叠加中国房地产等利好政策持续推进,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其次,市场对中美关系改善预期增强,预期将加快推进国内供应链修复进程;最后,美联储加息强度减弱,下一次议息会议加息25基点基本确定,美元指数整体弱势有助铜价反弹。
“本次铜价快速上涨属于淡季拉涨,宏观预期定价胜于波段供求。” 国投安信期货研究院有色金属首席研究员肖静也指出,当下市场宏观交易情绪相当高昂,考虑到铜市“弱现实、强预期”背景下,资金主要交易宏观预期,且预期兑现概率较大,使得市场快速打开对铜价的想象空间。
国信期货研究咨询部顾冯达表示,“铜博士”等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强势的背后,是市场对全球货币政策流动性重新转向宽松与中美经济政策预期加大的提前反应,这与中国股市、有色等周期性板块提前上演 “春季躁动”不谋而合,但这类行情异动往往是情绪化和缺乏连续性的。
“市场资金提前对各项利好题材预期进行下注,有色金属等实体行业虽处于年初淡季,且国内外宏观政策变化要在春节之后才能得到验证,然而以铜为代表的有色板块在宏观政策预期和资金推动下抢先出现大幅反弹,这与当前有色实体行业弱势的供需基本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道。
“弱现实、强预期”是当前铜市的真实写照。大有期货投研中心研究员李振宇表示,目前国内多数铜炼厂虽产量有所减少,然而在高加工费驱动下,冶炼生产热情仍较高,而需求端受消费淡季影响,需求短期下滑更加显著。
他认为在铜供需面较弱的背景下,宏观面的强预期起到支撑铜价不断刷新高位的作用。强预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二是对中国经济强势增长的预期,其中前者来自通胀的缓解和经济的韧性,后者来自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和房地产市场反弹的预期。
从当前国内铜基本面变化来看,江露表示,受铜终端消费疲软影响,今年春节国内铜企放假时间比往年同期有所提前,年关效应持续拖累需求表现。从库存表现来看,近期国内交易所及上海保税区开启持续累库。并且,铜现货升贴水也在低位徘徊,期货近月合约则由Back结构转为Contango结构。整体来看,短期国内铜市基本面转弱的压力对铜价涨幅形成压制。
春节将至风险加剧
铜价或高处不胜寒?
临近春节假期,连续上涨的铜价是否存在高位回调风险?长假期间外盘铜价又会如何演绎?国内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节日风险?多位业内分析师也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与建议。
江露指出,近期海外伦铜库存持续去化,低库存逻辑支撑伦铜不断走高,但宏观市场多项核心经济数据指向欧美经济衰退事实。尽管当前外盘铜价涨势喜人,但在中国春节期间,外围市场焦点或逐步转向1月底的美联储利率决议,国际铜价上行持续空间和持续性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我们认为,中国春节期间,国际市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在于海外将有一系列经济数据密集公布,可能会影响到美元的走势,进而使得海外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我们建议,国内企业应以谨慎交易为主,降低风险敞口,规避节后开盘价格波幅过大的风险。”
“从目前盘面表现来看,很难猜测铜价短期顶部会在什么水平。”李振宇表示,一是因为当前市场情绪过于乐观,甚至可能带有非理性因素,二是过年期间海外会继续公布核心经济数据,若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高于预期值,市场对紧缩货币政策预期将重新提高,铜价或出现高位回落。面对长假风险,他建议国内企业时刻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选择轻仓或者空仓过节,还可适当配置期权,降低持仓头寸。
“当前在资金推动下,内外盘铜价快速走高,后续倘若伦铜突破9500—9700美元/吨,或再次返回1万美元/吨关口,则铜价高位风险是在加剧的。”肖静强调,当前铜价继续追高的风险较大,要耐心等待铜价摸顶、高位振荡后新的共振机会。杨莉娜也表示,随着铜市对前期宏观利好的逐步消化,未来仍需警惕市场情绪反转的可能,鉴于春节长假期间不确定因素仍存,建议前期多单考虑获利退场,空仓过节回避风险为宜。
“春节长假前后是我国铜市传统淡季,但近三年来铜市春节长假季节性规律受到宏观政策影响有所弱化,因此预计春节前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前景与政策动向或构成主要宏观指引。”顾冯达表示,考虑到长假期间潜在波动风险加大,且国际铜价短期累计较大涨幅后回调压力极大,建议国内投资者多单落袋为安、减仓过节,进入2月铜市大概率将维持宽幅振荡,需要警惕春节假期后铜市可能出现快速冲高后回落的风险。
对于整体有色金属板块来看,江露表示,在目前偏强的宏观情绪面调动下,铜、铝企稳后连续上涨,镍、锡则展现出了更强的价格弹性,尽管当前铜金比价和锡金比价逐渐向历史均值收敛,展现出了市场对未来经济修复的强烈信心,但考虑到春节后可能出现“倒春寒”行情,若强预期难落地、需求下行则将加剧有色板块价格波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董依菲
更多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8】美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美联储放缓加息力度预期升温,欧洲央行也考虑在3月放缓加息至25个基点,美元指数小幅回于欧盟将于2月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听支撑,中国优化管控措施并重开边境,四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欧佩克且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露求有望反弹,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需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648
收藏
评论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8】美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美联储放缓加息力度预期升温,欧洲央行也考虑在3月放缓加息至25个基点,美元指数小幅回于欧盟将于2月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听支撑,中国优化管控措施并重开边境,四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欧佩克且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露求有望反弹,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需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648
更多
【瑞达期货燃料油产业日报20230118】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欧佩克月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国际原油涨;周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上涨,低硫与高硫燃料油价差升至236美元/吨。(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650
收藏
评论(1)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燃料油产业日报20230118】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欧佩克月报预计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国际原油涨;周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上涨,低硫与高硫燃料油价差升至236美元/吨。(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650
更多
先来关注下昨日重要消息。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当地时间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刘鹤表示,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来看一下重点内容:
1.房地产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刘鹤表示,房地产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从2021年以来发生了一些变化。房地产企业普遍出现了流动性差,资产负债表恶化,个别头部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风险。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期间采取的一些管制的决策,从而有效地扩大需求,使房地产公司具备造血的功能。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看到最近以来中国的市场在房地产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未来看,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的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企业家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发动机
刘鹤表示,共同富裕是中国的长远任务,不可一蹴而就,更不是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
刘鹤认为,随着中国发展,全体国民富裕程度将不断提高,中国将努力追求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任何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都将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强调共同富裕是否意味着企业家的贡献受到质疑时,刘鹤指出,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包括外商在内的企业家都发挥着发动机的重要作用。
他此次特别提到了企业家精神,表示企业家精神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财富的逐步积累,共同富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的问题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的提问时,刘鹤表示:“我们从全面的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转向治疗重症的防疫政策,这个调整是去年12月8日开始的,今年1月8日开始实行乙类乙管,也就是说全面的放开。”
刘鹤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有几个特点:
第一,转型总体平稳顺利,经过了一段高的感染,现在大部分社会成员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达峰的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比较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第二,最近以来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餐饮、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各类消费都开始恢复正常。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将有50亿人次的游客要探亲访友,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我的意思是已经全面地恢复了正常。
第三,目前的重点难点仍然在老年人具有基础病的患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类病病症的老年患者,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地加以应对。从整体情况来看,医院、病床、医生、护士、各种药品的供应,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最后,关于外国朋友到中国去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只要到中国提供48小时的测试证明,就可以自由的出入。
4.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
刘鹤表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总体判断是经过努力,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
点此查看全文
关于人口负增长、物价走势、
房地产前景……
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来了
国家统计局于1月17日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包括2022全年GDP增长3%、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1.8%、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等。
对于大众颇受关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均作出了解答。
要点如下:
1.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中国没有货币超发,物价还是反映了供求关系。我们和国际作比较,美国连续加息来遏制通胀,2022年12月份CPI为6.5%。欧洲目前还很高,还在10%以上。最近日本CPI也在上涨。疫情防控这三年,我国没有大水漫灌,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CPI走势保持平稳还是有信心的。
2.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康义表示,我们初步判断2023年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拖累不会比2022年大,房地产还是一个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康义还提及,我们还有一些需求端的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这些都会对房地产形成有效支撑。改善性住房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房地产业都是一个支柱性产业,对整个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力。
3.民间投资的下拉因素主要在房地产领域
康义表示,民间投资增长0.9%,民间投资的下拉因素主要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投资里面,民营大概占80%左右,因此它下降10%,对民间投资下拉的作用非常明显。民间投资中的制造业投资是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占比比较高,对整个民间投资下拉作用非常明显。
4.去年12月份失业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参与率下降
康义表示,去年1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了0.2%,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参与率下降。去年12月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因为农民工返乡,有的感染后在家里调养、休养,对劳动的参与意愿较低,这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5.去年人口负增长主要由于新生人口在减少
康义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相匹配。
“按照普京命令,扩员”!
当地时间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特别军事行动部队视察工作行程内主持召开了俄军扩员问题会议。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命令,俄军需要扩员到150万人。
绍伊古强调,扩员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配合,将成立两个新的跨兵种战略军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在卡累利阿共和国组建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空降突击师;将西部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和北方舰队的7个摩托化步兵旅改制成师级建制;同时还将加强空天军部队、海军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兵力。
OPEC月报: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
对全球经济“谨慎乐观”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二表示,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反弹,并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该组织对2023年的世界经济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OPEC公布的最新月报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日,达到1.0177亿桶/日,而今年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将增加150万桶/日。这些估计与上个月的报告基本持平。
OPEC预计,2023年一季度原油市场供需将保持平衡,OPEC平均需要提供2885万桶/日的石油,比上个月的预测减少约12万桶。
OPEC及其盟友去年年底做出了大幅减产的决定,称这对保持原油市场平衡是必要的。上述预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决定。这些措施有助于支撑每桶近85美元的国际油价。
国内外巨头提价
橡胶供需发生新变化
熟悉汽配行业的朋友或许已经知道,近日国内十几家轮胎企业发布通告,因受原材料行业影响,轮胎价格将在2023年1月起进行3%—5%的调价,少数企业更是在12月中下旬已经提价。自去年开始,轮胎调价已成了司空见惯的常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天,天然橡胶期货也相继走高。天然橡胶期货2305合约周二大涨,创5个月新高,收于13315元/吨。天然橡胶加权指数也处于半年多的高位。目前天然橡胶已经收复了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的跌幅,自去年10月底的最低位累计反弹近15%。
“周二橡胶期货大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围原料报涨,支撑胶价;季节性逐步进入供应淡季。泰国胶水价格小涨,国内春节后东北部预计逐步停割,离泰国全面停割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国内已经全面停割。二是节后国内需求复苏预期提前在盘面反映。”国泰君安期货橡胶研究员高琳琳说。
中信建投橡胶分析师童长征也认为,需求预期改善,国家的防疫政策做出调整以后,市场对经济恢复性发展产生了很强的预期,均预期能够有很大的改善,提振橡胶市场的需求。
据悉,泰国原料胶水价格小幅上涨,杯胶价格持稳。国内产区现已完全停割,云南原料胶水已全部停割,暂无价格;海南原料也全部停割,暂无价格。越南产区步入减产季,泰国天然橡胶产区步入减产期。全球进入供应淡季。
“目前国内海南、云南均已停割,国外也进入低产期。但除交割品全乳胶之外,2022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高企,预估去年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的橡胶产量创历史次高或最高,非洲新兴产胶国产量更是持续放量再创历史新高,整体供应无忧。”华联期货橡胶研究员黎照锋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市场的新亮点在于对中国强力复苏的信心和对美国放缓加息的乐观预期。
不过,童长征认为市场供应目前很一般。“尽管中国已经进入停割期,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北部等国和地区逐渐进入减产期,但泰国南部这一主要传统产胶地区仍然还处于高产期。因此供应仍然保持强势。需求端,作为天然橡胶需求的主要部分,国内轮胎行业由于进入春节放假模式,开工率逐渐降低。因此,从供需面看,供求并不紧张。预计下一个阶段,供求条件将比前期有所改善。”
据悉,随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停割期。未来3个月内,原料产出会越来越少。而这个阶段是季节性供应偏低的阶段,供应会依靠前期积累的库存来支持。
“需求端将会有改善,天然橡胶的主要需求将可能来自中国。”童长征说,疫情政策的改变使得中国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从国外防控政策放松后的经验看,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政策放松后,消费端都有大大小小的改善。
高琳琳认为,预计节前最后一周,轮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将继续走低。据了解,截至腊月二十一(1月12日),东营、潍坊地区有超过五成的轮胎企业安排停工放假,节后正月初六左右复工。上市企业、合资企业生产仍继续,多安排在春节法定假期放假。
黎照锋也认为,需求端重卡和乘用车销量依然弱势,但地产等政策持续大幅改善,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被再次提出,重卡市场在持续低迷后中期边际回升概率较大。
当前库存情况如何?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15日,青岛地区天胶保税和一般贸易合计库存量50.18万吨,较上期增加2.4万吨,环比增幅5.01%。保税区库存环比上周增加7.8%至8.8万吨,一般贸易库存环比上周增加4.44%至41.3万吨。青岛天然橡胶样本保税仓库入库率增加7.69%;出库率增加1.9%;一般贸易仓库入库率增加1.71%,出库率增加0.25%。累库持续,但绝对数量依然相对中性。
多空双方激烈交锋,主要矛盾点是?
黎照锋告诉记者,目前多空双方的矛盾在于,空头认为产能依然过剩,而且目前的天气和橡胶价格对供应都不构成影响,青岛库存近期累库趋势明显。气候方面,厄尔尼诺3.4区的海温指数领先橡胶价格13个月,目前处于三重拉尼娜时期,从该指数的角度来看,胶价中期将无太大的向上潜力。拉尼娜对橡胶生产比较利好。此外,空头对需求也较为悲观,主要依据是美国利率高企而且还要缩表。历史经验表明,加息缩表之后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小,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具有全球影响力,加息中后期做多商品并不是太明智的选择。
而多头认为,经过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疫情的极端情况洗礼后,橡胶底部越探越明。而且,天然橡胶未来两年的产能高峰越来越近,供应拐点必将逐步到来,需求最悲观的阶段也已过去,底部支撑将更趋坚实。底部支撑探明利于防守,而多头对需求也有乐观预期。“乙类乙管”之后,中国经济具有强烈的内在增长动力和补缺的政策意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经济整体好转。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重卡销量本轮低迷的时间较长,重卡行业大周期维度的拐点很有希望随着经济增长发力而到来,行业有望迎来复苏和增长。
目前市场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需求上。一边是过去和现在,天然橡胶的需求表现非常疲弱。轮胎厂成品库存迭迭上升,天然橡胶的社会库存也不断增加。但由于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又有很多人对未来的需求非常看好。货运活动指数上升便可印证出在疫情政策调整以后,需求端可能发生的调整与改变。“并非所有人都一致认可市场需求转好,由于积重难返,当价格达到一定高位后,会有一波空头进入市场。另外,当价格上涨之时,通常也是与现货的价差拉大之时,这时套利者就会大规模进场,对价格形成打压作用。”童长征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橡胶的价差问题也是市场的矛盾之一。一方面,同年的ru1-5月差和5-9月差处于BACK状态,暗示供应面改善。回顾橡胶过去十多年的行情,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1—2015年,见顶快速回落;二是2015年触底之后,底部宽幅振荡。同年月差出现正数的年份是2014、2015、2020、2022这四年。
对于市场当前的矛盾,高琳琳认为,外需强现实与回落预期并存;内需弱现实与修复预期并存。关注国内需求修复的兑现程度,把握外需回落与内需修复的节奏。
去库后轮胎需求将迎来好转
童长征认为,从原料端来说,目前的价格基本上处于历史底部。也就是说,如果原料端价格进一步下跌,那么可能有更多的橡胶树弃割,因此从成本支撑的角度来说,价格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加工端目前的加工利润非常低,如果原料端的价格进一步上涨,而成品价格原地不动的话,加工端就可能亏损。作为下游消费端的轮胎行业,目前还处于成品库存高企阶段,春节之后,将会有一波促销过程,轮胎厂可能会进入去库存阶段。年中下游整体需求转好,轮胎厂的整体营销情况可能会转好。
“橡胶现在仍处于低速增产周期,增量主要来自深色胶。”高琳琳说,浅色胶2022年供应有所减少,且在浓乳分流趋于常态化的情况下,2023年浅色胶供应增幅有限。预计天然橡胶2023年需求将整体呈现国内外市场分化的特征。海外市场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影响需求筑顶回落,国内轮胎出口受此影响或在2022年上半年高基数下出现同比下滑。伴随防疫政策的优化,国内2023年基建、公路运输、物流将迎来恢复,驱动重卡市场低基数下复苏,以此提振天胶需求。
对于后市,黎照锋认为,橡胶底部较为坚实,安全边际较高,但向上驱动仍显不足,预计将维持底部振荡。从统计上来看,每年2月初也是橡胶价格开始季节性走弱的节点,因此追多更要多一分谨慎。当前橡胶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较低,节前投资者也可以关注期权双买策略,买入跨式做多波动率。
童长征认为,后市橡胶市场可能会经历一段曲折的上涨过程。因为当市场看好的时候,价格一定会抢跑于需求上涨。但当价格领跑一段时间后,发现需求没有很快跟上,则价格很可能要深度调整。因为需求的恢复需要时间。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切忌跟涨。
“全球天然橡胶供应已步入减产期,原料端整体产出收缩,原料价格坚挺支撑胶价。临近春节,轮胎企业停工增多,随着物流逐步停运,年底交投减少,抑制胶价上涨,天然橡胶现货交易逐渐趋于平淡,预计节前维持宽幅振荡态势。”高琳琳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谭亚敏
收藏
评论(6)
点赞(42)
转发
先来关注下昨日重要消息。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于当地时间17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刘鹤表示,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来看一下重点内容:
1.房地产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刘鹤表示,房地产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是从2021年以来发生了一些变化。房地产企业普遍出现了流动性差,资产负债表恶化,个别头部企业面临着重大的风险。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期间采取的一些管制的决策,从而有效地扩大需求,使房地产公司具备造血的功能。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看到最近以来中国的市场在房地产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未来看,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的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企业家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发动机
刘鹤表示,共同富裕是中国的长远任务,不可一蹴而就,更不是平均主义和福利主义。
刘鹤认为,随着中国发展,全体国民富裕程度将不断提高,中国将努力追求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任何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水平、富裕程度都将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强调共同富裕是否意味着企业家的贡献受到质疑时,刘鹤指出,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中,包括外商在内的企业家都发挥着发动机的重要作用。
他此次特别提到了企业家精神,表示企业家精神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关键要素,如果没有财富的逐步积累,共同富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的问题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回答有关中国新冠疫情形势的提问时,刘鹤表示:“我们从全面的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转向治疗重症的防疫政策,这个调整是去年12月8日开始的,今年1月8日开始实行乙类乙管,也就是说全面的放开。”
刘鹤说,从目前的情况看,有几个特点:
第一,转型总体平稳顺利,经过了一段高的感染,现在大部分社会成员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状态,达峰的时间和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比较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第二,最近以来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餐饮、餐饮业、旅游业以及各类消费都开始恢复正常。今年春节期间,中国将有50亿人次的游客要探亲访友,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我的意思是已经全面地恢复了正常。
第三,目前的重点难点仍然在老年人具有基础病的患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类病病症的老年患者,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地加以应对。从整体情况来看,医院、病床、医生、护士、各种药品的供应,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最后,关于外国朋友到中国去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政策是只要到中国提供48小时的测试证明,就可以自由的出入。
4.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
刘鹤表示,对于中国经济走势,总体判断是经过努力,202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预计今年进口会明显增加,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
点此查看全文
关于人口负增长、物价走势、
房地产前景……
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来了
国家统计局于1月17日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包括2022全年GDP增长3%、去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1.8%、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等。
对于大众颇受关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均作出了解答。
要点如下:
1.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中国没有货币超发,物价还是反映了供求关系。我们和国际作比较,美国连续加息来遏制通胀,2022年12月份CPI为6.5%。欧洲目前还很高,还在10%以上。最近日本CPI也在上涨。疫情防控这三年,我国没有大水漫灌,2023年物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我们对未来一年的CPI走势保持平稳还是有信心的。
2.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康义表示,我们初步判断2023年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拖累不会比2022年大,房地产还是一个支柱产业,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康义还提及,我们还有一些需求端的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这些都会对房地产形成有效支撑。改善性住房需求也是非常巨大的,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房地产业都是一个支柱性产业,对整个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力。
3.民间投资的下拉因素主要在房地产领域
康义表示,民间投资增长0.9%,民间投资的下拉因素主要在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投资里面,民营大概占80%左右,因此它下降10%,对民间投资下拉的作用非常明显。民间投资中的制造业投资是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民间投资中房地产占比比较高,对整个民间投资下拉作用非常明显。
4.去年12月份失业率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参与率下降
康义表示,去年1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了0.2%,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参与率下降。去年12月份,劳动参与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因为农民工返乡,有的感染后在家里调养、休养,对劳动的参与意愿较低,这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5.去年人口负增长主要由于新生人口在减少
康义在发布会后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85万人,主要还是由于新出生人口在减少,与生育意愿下降、婚育时间推迟等有关系,也与育龄妇女人口的减少也有关系,这些因素导致了新出生人口减少。出生人口减少,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吗?康义表示,这个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但并不用太急着担心这个问题。人口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与产业体系是否相匹配。
“按照普京命令,扩员”!
当地时间1月1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特别军事行动部队视察工作行程内主持召开了俄军扩员问题会议。按照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命令,俄军需要扩员到150万人。
绍伊古强调,扩员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工作的配合,将成立两个新的跨兵种战略军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在卡累利阿共和国组建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2个空降突击师;将西部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和北方舰队的7个摩托化步兵旅改制成师级建制;同时还将加强空天军部队、海军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兵力。
OPEC月报:今年中国石油需求有望反弹
对全球经济“谨慎乐观”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二表示,今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反弹,并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但该组织对2023年的世界经济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OPEC公布的最新月报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0万桶/日,达到1.0177亿桶/日,而今年欧佩克以外的石油供应将增加150万桶/日。这些估计与上个月的报告基本持平。
OPEC预计,2023年一季度原油市场供需将保持平衡,OPEC平均需要提供2885万桶/日的石油,比上个月的预测减少约12万桶。
OPEC及其盟友去年年底做出了大幅减产的决定,称这对保持原油市场平衡是必要的。上述预测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决定。这些措施有助于支撑每桶近85美元的国际油价。
国内外巨头提价
橡胶供需发生新变化
熟悉汽配行业的朋友或许已经知道,近日国内十几家轮胎企业发布通告,因受原材料行业影响,轮胎价格将在2023年1月起进行3%—5%的调价,少数企业更是在12月中下旬已经提价。自去年开始,轮胎调价已成了司空见惯的常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天,天然橡胶期货也相继走高。天然橡胶期货2305合约周二大涨,创5个月新高,收于13315元/吨。天然橡胶加权指数也处于半年多的高位。目前天然橡胶已经收复了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激进加息以来的跌幅,自去年10月底的最低位累计反弹近15%。
“周二橡胶期货大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围原料报涨,支撑胶价;季节性逐步进入供应淡季。泰国胶水价格小涨,国内春节后东北部预计逐步停割,离泰国全面停割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国内已经全面停割。二是节后国内需求复苏预期提前在盘面反映。”国泰君安期货橡胶研究员高琳琳说。
中信建投橡胶分析师童长征也认为,需求预期改善,国家的防疫政策做出调整以后,市场对经济恢复性发展产生了很强的预期,均预期能够有很大的改善,提振橡胶市场的需求。
据悉,泰国原料胶水价格小幅上涨,杯胶价格持稳。国内产区现已完全停割,云南原料胶水已全部停割,暂无价格;海南原料也全部停割,暂无价格。越南产区步入减产季,泰国天然橡胶产区步入减产期。全球进入供应淡季。
“目前国内海南、云南均已停割,国外也进入低产期。但除交割品全乳胶之外,2022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高企,预估去年天然橡胶生产国组织ANRPC的橡胶产量创历史次高或最高,非洲新兴产胶国产量更是持续放量再创历史新高,整体供应无忧。”华联期货橡胶研究员黎照锋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市场的新亮点在于对中国强力复苏的信心和对美国放缓加息的乐观预期。
不过,童长征认为市场供应目前很一般。“尽管中国已经进入停割期,越南、老挝、缅甸及泰国北部等国和地区逐渐进入减产期,但泰国南部这一主要传统产胶地区仍然还处于高产期。因此供应仍然保持强势。需求端,作为天然橡胶需求的主要部分,国内轮胎行业由于进入春节放假模式,开工率逐渐降低。因此,从供需面看,供求并不紧张。预计下一个阶段,供求条件将比前期有所改善。”
据悉,随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停割期。未来3个月内,原料产出会越来越少。而这个阶段是季节性供应偏低的阶段,供应会依靠前期积累的库存来支持。
“需求端将会有改善,天然橡胶的主要需求将可能来自中国。”童长征说,疫情政策的改变使得中国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从国外防控政策放松后的经验看,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疫情政策放松后,消费端都有大大小小的改善。
高琳琳认为,预计节前最后一周,轮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将继续走低。据了解,截至腊月二十一(1月12日),东营、潍坊地区有超过五成的轮胎企业安排停工放假,节后正月初六左右复工。上市企业、合资企业生产仍继续,多安排在春节法定假期放假。
黎照锋也认为,需求端重卡和乘用车销量依然弱势,但地产等政策持续大幅改善,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被再次提出,重卡市场在持续低迷后中期边际回升概率较大。
当前库存情况如何?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15日,青岛地区天胶保税和一般贸易合计库存量50.18万吨,较上期增加2.4万吨,环比增幅5.01%。保税区库存环比上周增加7.8%至8.8万吨,一般贸易库存环比上周增加4.44%至41.3万吨。青岛天然橡胶样本保税仓库入库率增加7.69%;出库率增加1.9%;一般贸易仓库入库率增加1.71%,出库率增加0.25%。累库持续,但绝对数量依然相对中性。
多空双方激烈交锋,主要矛盾点是?
黎照锋告诉记者,目前多空双方的矛盾在于,空头认为产能依然过剩,而且目前的天气和橡胶价格对供应都不构成影响,青岛库存近期累库趋势明显。气候方面,厄尔尼诺3.4区的海温指数领先橡胶价格13个月,目前处于三重拉尼娜时期,从该指数的角度来看,胶价中期将无太大的向上潜力。拉尼娜对橡胶生产比较利好。此外,空头对需求也较为悲观,主要依据是美国利率高企而且还要缩表。历史经验表明,加息缩表之后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小,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具有全球影响力,加息中后期做多商品并不是太明智的选择。
而多头认为,经过美联储激进加息和疫情的极端情况洗礼后,橡胶底部越探越明。而且,天然橡胶未来两年的产能高峰越来越近,供应拐点必将逐步到来,需求最悲观的阶段也已过去,底部支撑将更趋坚实。底部支撑探明利于防守,而多头对需求也有乐观预期。“乙类乙管”之后,中国经济具有强烈的内在增长动力和补缺的政策意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经济整体好转。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重卡销量本轮低迷的时间较长,重卡行业大周期维度的拐点很有希望随着经济增长发力而到来,行业有望迎来复苏和增长。
目前市场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需求上。一边是过去和现在,天然橡胶的需求表现非常疲弱。轮胎厂成品库存迭迭上升,天然橡胶的社会库存也不断增加。但由于政策的调整和改变,又有很多人对未来的需求非常看好。货运活动指数上升便可印证出在疫情政策调整以后,需求端可能发生的调整与改变。“并非所有人都一致认可市场需求转好,由于积重难返,当价格达到一定高位后,会有一波空头进入市场。另外,当价格上涨之时,通常也是与现货的价差拉大之时,这时套利者就会大规模进场,对价格形成打压作用。”童长征说。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橡胶的价差问题也是市场的矛盾之一。一方面,同年的ru1-5月差和5-9月差处于BACK状态,暗示供应面改善。回顾橡胶过去十多年的行情,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11—2015年,见顶快速回落;二是2015年触底之后,底部宽幅振荡。同年月差出现正数的年份是2014、2015、2020、2022这四年。
对于市场当前的矛盾,高琳琳认为,外需强现实与回落预期并存;内需弱现实与修复预期并存。关注国内需求修复的兑现程度,把握外需回落与内需修复的节奏。
去库后轮胎需求将迎来好转
童长征认为,从原料端来说,目前的价格基本上处于历史底部。也就是说,如果原料端价格进一步下跌,那么可能有更多的橡胶树弃割,因此从成本支撑的角度来说,价格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加工端目前的加工利润非常低,如果原料端的价格进一步上涨,而成品价格原地不动的话,加工端就可能亏损。作为下游消费端的轮胎行业,目前还处于成品库存高企阶段,春节之后,将会有一波促销过程,轮胎厂可能会进入去库存阶段。年中下游整体需求转好,轮胎厂的整体营销情况可能会转好。
“橡胶现在仍处于低速增产周期,增量主要来自深色胶。”高琳琳说,浅色胶2022年供应有所减少,且在浓乳分流趋于常态化的情况下,2023年浅色胶供应增幅有限。预计天然橡胶2023年需求将整体呈现国内外市场分化的特征。海外市场受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影响需求筑顶回落,国内轮胎出口受此影响或在2022年上半年高基数下出现同比下滑。伴随防疫政策的优化,国内2023年基建、公路运输、物流将迎来恢复,驱动重卡市场低基数下复苏,以此提振天胶需求。
对于后市,黎照锋认为,橡胶底部较为坚实,安全边际较高,但向上驱动仍显不足,预计将维持底部振荡。从统计上来看,每年2月初也是橡胶价格开始季节性走弱的节点,因此追多更要多一分谨慎。当前橡胶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较低,节前投资者也可以关注期权双买策略,买入跨式做多波动率。
童长征认为,后市橡胶市场可能会经历一段曲折的上涨过程。因为当市场看好的时候,价格一定会抢跑于需求上涨。但当价格领跑一段时间后,发现需求没有很快跟上,则价格很可能要深度调整。因为需求的恢复需要时间。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切忌跟涨。
“全球天然橡胶供应已步入减产期,原料端整体产出收缩,原料价格坚挺支撑胶价。临近春节,轮胎企业停工增多,随着物流逐步停运,年底交投减少,抑制胶价上涨,天然橡胶现货交易逐渐趋于平淡,预计节前维持宽幅振荡态势。”高琳琳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谭亚敏
更多
【瑞达期货燃料油产业日报20230117】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升至9个月来最高水平,国际原油小幅收跌,周五新加坡燃料油市场涨,低硫与高硫燃料油价差升至232美元/吨。(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597
收藏
评论(3)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燃料油产业日报20230117】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升至9个月来最高水平,国际原油小幅收跌,周五新加坡燃料油市场涨,低硫与高硫燃料油价差升至232美元/吨。(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597
更多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7】美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美联储放缓加息力度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小幅回升。欧盟将于2月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所支撑,中国优化管控措施并重开边境,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升至9个月来最高水平,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593
收藏
评论(2)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原油产业日报20230117】美国通胀压力逐步缓解,美联储放缓加息力度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小幅回升。欧盟将于2月禁运俄罗斯成品油并实施价格上限措施,欧佩克联盟维持减产200万桶/日的产量政策,供应风险对油市有所支撑,中国优化管控措施并重开边境,亚洲需求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升至9个月来最高水平,短线原油期价呈现宽幅震荡。(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4/174593
更多
【瑞达期货生猪产业日报20230117】国家发改委针对猪价下跌再度召开会议,将从居宰端着手提振需求、稳定预期,且释放了收储信号,市场情绪有所转好猪企节前仍有冲量出栏可能,供应压力仍存。近期市场需求明显改善,居民节前备货需求旺盛,居宰场开工率高位运行,居宰量明显增加。(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585
收藏
评论(8)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生猪产业日报20230117】国家发改委针对猪价下跌再度召开会议,将从居宰端着手提振需求、稳定预期,且释放了收储信号,市场情绪有所转好猪企节前仍有冲量出栏可能,供应压力仍存。近期市场需求明显改善,居民节前备货需求旺盛,居宰场开工率高位运行,居宰量明显增加。(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585
更多
【瑞达期货锰硅硅铁产业日报20230117】近期楼市利好信号持续释放,市场信心尚可,加上节前轻硅厂家开工库存双双下行,虽然钢厂也陆续放假,但括硅现货短暂出现供需偏紧情况,盘面资金升温,预计后续期价将会回落。需关注2月钢招信息,(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77
收藏
评论(1)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锰硅硅铁产业日报20230117】近期楼市利好信号持续释放,市场信心尚可,加上节前轻硅厂家开工库存双双下行,虽然钢厂也陆续放假,但括硅现货短暂出现供需偏紧情况,盘面资金升温,预计后续期价将会回落。需关注2月钢招信息,(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77
更多
【瑞达期货焦煤焦炭产业日报20230117】临近春节,大矿和中小民营矿均陆续停产放假,加上疫情对生产仍有一定影响,焦煤供应持续收紧。焦炭二轮提降落地,焦企亏损扩大,生产意愿不高,焦钢厂内焦煤日耗降低,炼焦煤呈现供需双弱,线上竞拍多底价成交。(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76
收藏
评论(13)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焦煤焦炭产业日报20230117】临近春节,大矿和中小民营矿均陆续停产放假,加上疫情对生产仍有一定影响,焦煤供应持续收紧。焦炭二轮提降落地,焦企亏损扩大,生产意愿不高,焦钢厂内焦煤日耗降低,炼焦煤呈现供需双弱,线上竞拍多底价成交。(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76
更多
买入深科原因 先进封装+集成电路 1、 2022年8月4日公告,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6亿用于全资子公司惠州深科达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建设。公司旨在通过该项目研发和构建一条半导体后道封装测试一体化自动线,规划产品中, 固晶机和 AOI 检测设备是专门针对先进封装工艺的设备, CP 测试机、划片机及其他设备在先进封装和非先进封装中都能适用。 2、公司是一家专业智能装备制造商,为客户提供公司相关自动化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类设备、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摄像头模组类设备以及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测、平板显示器件的自动化组装和智能化检测、摄像头微组装,并向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等领域进行了延伸。 3、公司主要为半导体封测厂商、显示面板生产企业、消费类电子厂商等企业提供智能装备,公司生产制造的半导体类设备主要包括 IC 器件、分立器件测试分选机以及晶圆固晶机等;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平板贴合设备、绑定设备、检测设备和辅助设备;摄像头模组类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镜座贴合机、芯片贴合设备等;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直线电机、直线模组等。
摘要:A股指数早盘震荡整理,截至午盘,沪指跌0.25%,深成指涨0.06%,北证50涨0.41%,创业板指涨0.19%,科创50涨1.1%。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4458亿元。两市超3000股下跌,北向资金半日...
a股指数早盘震荡整理,截至午盘,沪指跌0.25%,深成指涨0.06%,北证50涨0.41%,创业板指涨0.19%,科创50涨1.1%。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4458亿元。两市超3000股下跌,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48.25亿元。板块题材上,芯片半导体、国防军工板块领涨,三胎概念、食品加工制造板块领跌。
盘面上,芯片、半导体板块领涨,博通集成、乐鑫科技涨停,佰维存储涨超17%,艾为涨超10%,兆易创新、南方精工、复旦微电、芯朋微、拓荆科技、龙芯中科、通集成、派瑞股份、富乐德、中富电路等跟涨;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兴图新科涨近8%,盛路通信、烽火电子、中简科技、三角防务等跟涨。
北交所个股活跃,利通科技涨超11%,同心传动、康普化学、格利尔、康比特等跟涨。
三胎概念领跌,洪兴股份一度跌停,戴维医疗、孩子王、澳洋健康、爱婴室、实丰文化等多股跌超5%;大消费板块震荡走低,酿酒、食品加工制造等领跌,黑芝麻跌近7%,天味食品、麦趣尔、兰州黄河、金种子酒、今世缘、一鸣食品、来伊份等跟跌。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高开0.06%,深成指高开0.08%,创业板指高开0.04%。
09:26 天鹅股份涨3.17%,消息上,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5000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增加38.37%到66.04%。
09:28 纺织制造板块开盘活跃,宏达高科三连板涨停,凤竹纺织、鲁泰a、华纺股份、华孚时尚等纷纷高开。
09:31 零售板块开盘活跃,美凯龙、合肥百货两连板涨停,步步高、杭州解百、大连友谊、徐家汇等纷纷高开。
09:32 证券板块异动拉升,湘财股份涨超6%,哈投股份、华鑫股份、东方证券、长江证券等跟涨。
09:34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开盘活跃,思特威涨超7%,芯朋微、佰维存储、拓荆科技、龙芯中科、通集成、派瑞股份、富乐德、中富电路等跟涨。
09:35 教育板块异动拉升,中公教育涨超5%,昂立教育、学大教育、科德教育等跟涨。
09:39 景点及旅游、酒店餐饮板块异动拉升,西安饮食涨超6%,西安旅游、天目湖、黄山旅游、张家界、曲江文旅等跟涨。
09:41 poe胶膜板块异动拉升,天洋新材涨停,鼎际得、明冠新材、福斯特、赛伍技术等跟涨。
09:43 证券板块持续走强,湘财股份3连板,国盛金控涨超5%,华鑫股份、东方证券、财达证券、红塔证券、首创证券等跟涨。
09:49 数据确权板块走强,浙数文化涨超8%,人民网、新华网、深桑达a、易华录等跟涨。
09:51 国产操作系统快速走强,国美通讯触及涨停,寒武纪、美亚柏科、中国软件、诚迈科技、紫光股份、太极股份等跟涨。
09:53 中药板块异动拉升,广誉远涨超8%,珍宝岛、众生药业、康缘药业、太极集团、葵花药业等跟涨。
10:03 国防军工板块异动拉升,兴图新科涨超8%,盛路通信、烽火电子、中简科技、三角防务等跟涨。
10:08 期货概念直线拉升,弘业期货三连板涨停,瑞达期货、南华期货、永安期货等跟涨。
10:13 房地产开发板块拉升反弹,宋都股份直线涨停,城建发展、万业企业、深深房a、中交地产、中迪投资等跟涨。
10:23 兔宝宝跌停,成交额13.38亿元,封单11153手。
10:26 盐湖提锂板块直线拉升,盐湖股份涨近5%,华友钴业、科达制造、川能动力、藏格矿业等跟涨。
10:33 公路铁路运输板块拉升走强,山西路桥直线封板,湖南投资此前涨停,富临运业、中原高速、重庆路桥等跟涨。
10:43 三胎概念持续走低,洪兴股份跌停,戴维医疗、孩子王、澳洋健康、爱婴室、实丰文化等多股跌超5%。
10:46 A股中国人寿跌超5%,现报35.44元,成交额超4亿元,港股中国人寿跌超3%。
消息面:
1、央行今日开展506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为对冲税期和现金投放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1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2.0%、2.15%,均与此前持平。今日有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关于MLF央行昨日已经进行超额续做。
2、深圳:1月8日起至3月31日新冠感染住院费用全额保障
据深圳医保消息,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根据国家、省医保局相关文件精神,深圳市医保局迅速贯彻落实了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费用的医疗保障相关政策,2023年1月8日起至3月31日期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实行全额保障,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700多种药品可报销85%。
3、中国2022年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1-11月为5.3%
中国2022年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1-11月为5.3%。
4、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 比上年增长3.0%
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5、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49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2539万平方米,下降14.3%。
6、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
国家统计局: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7、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
据中国网,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特别是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的、可控的状态,为我们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较好的空间
风险提示:在这里本人声明一下,本文所有提到的任何一些观点仅代表个人的一个意见,并且以及所涉及到的标的不作任何的一个推荐,并且据此买卖和买卖点,风险自负。
收藏
评论
点赞
转发
买入深科原因 先进封装+集成电路 1、 2022年8月4日公告,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3.6亿用于全资子公司惠州深科达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建设。公司旨在通过该项目研发和构建一条半导体后道封装测试一体化自动线,规划产品中, 固晶机和 AOI 检测设备是专门针对先进封装工艺的设备, CP 测试机、划片机及其他设备在先进封装和非先进封装中都能适用。 2、公司是一家专业智能装备制造商,为客户提供公司相关自动化设备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类设备、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摄像头模组类设备以及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封测、平板显示器件的自动化组装和智能化检测、摄像头微组装,并向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等领域进行了延伸。 3、公司主要为半导体封测厂商、显示面板生产企业、消费类电子厂商等企业提供智能装备,公司生产制造的半导体类设备主要包括 IC 器件、分立器件测试分选机以及晶圆固晶机等;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平板贴合设备、绑定设备、检测设备和辅助设备;摄像头模组类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镜座贴合机、芯片贴合设备等;智能装备关键零部件主要包括直线电机、直线模组等。
摘要:A股指数早盘震荡整理,截至午盘,沪指跌0.25%,深成指涨0.06%,北证50涨0.41%,创业板指涨0.19%,科创50涨1.1%。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4458亿元。两市超3000股下跌,北向资金半日...
a股指数早盘震荡整理,截至午盘,沪指跌0.25%,深成指涨0.06%,北证50涨0.41%,创业板指涨0.19%,科创50涨1.1%。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4458亿元。两市超3000股下跌,北向资金半日净买入48.25亿元。板块题材上,芯片半导体、国防军工板块领涨,三胎概念、食品加工制造板块领跌。
盘面上,芯片、半导体板块领涨,博通集成、乐鑫科技涨停,佰维存储涨超17%,艾为涨超10%,兆易创新、南方精工、复旦微电、芯朋微、拓荆科技、龙芯中科、通集成、派瑞股份、富乐德、中富电路等跟涨;国防军工板块涨幅居前,兴图新科涨近8%,盛路通信、烽火电子、中简科技、三角防务等跟涨。
北交所个股活跃,利通科技涨超11%,同心传动、康普化学、格利尔、康比特等跟涨。
三胎概念领跌,洪兴股份一度跌停,戴维医疗、孩子王、澳洋健康、爱婴室、实丰文化等多股跌超5%;大消费板块震荡走低,酿酒、食品加工制造等领跌,黑芝麻跌近7%,天味食品、麦趣尔、兰州黄河、金种子酒、今世缘、一鸣食品、来伊份等跟跌。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高开0.06%,深成指高开0.08%,创业板指高开0.04%。
09:26 天鹅股份涨3.17%,消息上,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5000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增加38.37%到66.04%。
09:28 纺织制造板块开盘活跃,宏达高科三连板涨停,凤竹纺织、鲁泰a、华纺股份、华孚时尚等纷纷高开。
09:31 零售板块开盘活跃,美凯龙、合肥百货两连板涨停,步步高、杭州解百、大连友谊、徐家汇等纷纷高开。
09:32 证券板块异动拉升,湘财股份涨超6%,哈投股份、华鑫股份、东方证券、长江证券等跟涨。
09:34 半导体及元件板块开盘活跃,思特威涨超7%,芯朋微、佰维存储、拓荆科技、龙芯中科、通集成、派瑞股份、富乐德、中富电路等跟涨。
09:35 教育板块异动拉升,中公教育涨超5%,昂立教育、学大教育、科德教育等跟涨。
09:39 景点及旅游、酒店餐饮板块异动拉升,西安饮食涨超6%,西安旅游、天目湖、黄山旅游、张家界、曲江文旅等跟涨。
09:41 poe胶膜板块异动拉升,天洋新材涨停,鼎际得、明冠新材、福斯特、赛伍技术等跟涨。
09:43 证券板块持续走强,湘财股份3连板,国盛金控涨超5%,华鑫股份、东方证券、财达证券、红塔证券、首创证券等跟涨。
09:49 数据确权板块走强,浙数文化涨超8%,人民网、新华网、深桑达a、易华录等跟涨。
09:51 国产操作系统快速走强,国美通讯触及涨停,寒武纪、美亚柏科、中国软件、诚迈科技、紫光股份、太极股份等跟涨。
09:53 中药板块异动拉升,广誉远涨超8%,珍宝岛、众生药业、康缘药业、太极集团、葵花药业等跟涨。
10:03 国防军工板块异动拉升,兴图新科涨超8%,盛路通信、烽火电子、中简科技、三角防务等跟涨。
10:08 期货概念直线拉升,弘业期货三连板涨停,瑞达期货、南华期货、永安期货等跟涨。
10:13 房地产开发板块拉升反弹,宋都股份直线涨停,城建发展、万业企业、深深房a、中交地产、中迪投资等跟涨。
10:23 兔宝宝跌停,成交额13.38亿元,封单11153手。
10:26 盐湖提锂板块直线拉升,盐湖股份涨近5%,华友钴业、科达制造、川能动力、藏格矿业等跟涨。
10:33 公路铁路运输板块拉升走强,山西路桥直线封板,湖南投资此前涨停,富临运业、中原高速、重庆路桥等跟涨。
10:43 三胎概念持续走低,洪兴股份跌停,戴维医疗、孩子王、澳洋健康、爱婴室、实丰文化等多股跌超5%。
10:46 A股中国人寿跌超5%,现报35.44元,成交额超4亿元,港股中国人寿跌超3%。
消息面:
1、央行今日开展506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为对冲税期和现金投放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中国央行今日开展2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1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2.0%、2.15%,均与此前持平。今日有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关于MLF央行昨日已经进行超额续做。
2、深圳:1月8日起至3月31日新冠感染住院费用全额保障
据深圳医保消息,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根据国家、省医保局相关文件精神,深圳市医保局迅速贯彻落实了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费用的医疗保障相关政策,2023年1月8日起至3月31日期间,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住院费用实行全额保障,Paxlovid、阿兹夫定片、莫诺拉韦胶囊、散寒化湿颗粒等700多种药品可报销85%。
3、中国2022年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1-11月为5.3%
中国2022年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1-11月为5.3%。
4、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 比上年增长3.0%
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
5、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0%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49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2539万平方米,下降14.3%。
6、国家统计局: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
国家统计局: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7、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
据中国网,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目标是会整体好转的。特别是当前物价总体处在稳定的、可控的状态,为我们多方面储备使用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留有比较好的空间
风险提示:在这里本人声明一下,本文所有提到的任何一些观点仅代表个人的一个意见,并且以及所涉及到的标的不作任何的一个推荐,并且据此买卖和买卖点,风险自负。
更多
稳增长政策落地,股指后市如何;全球经济放缓,原油、贵金属将受何影响;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生猪价格如何演绎?……其他期货品种又有怎样走势?
欢迎阅读瑞达期货研究院倾力打造的投资年报。
股指
2022年全年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板块基本呈现回调趋势。全年来看,相较于去年分化行情并不明显,内忧外患下大盘以及中小盘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中小盘指数表现相对占优,中证500回调接近16%,沪深300回调超过19%。
而对于A股市场而言,美债收益率中枢下移对于成长风格的抑制将有所减弱,同时在国内经济修复尚不明朗且稳增长任务依然繁重的基本面背景下,相对“友好”的国内外政策环境,中小盘有望受到分母端效应驱动。而随着国内基本面修复预期增强,国内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大盘价值或仍占优。
展望2023年,A股或面临三个层面的利好因素,第一是海外确立加息尾声,第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第三是疫情防控优化,内需企稳反弹。无论从估值亦或是流动性角度,当前A股市场大盘指数以及中小盘指数都具有一定性价比。然而当前短期市场仍面临一定政策效应兑现的迷茫期,预计节后产业博弈结束,预计明年二季度基本面以及市场环境将更利于成长板块。随着年底重要政策强调“扩大内需、稳住增长”为明年首要任务,因而2023年一季度来看,大盘价值将为比较明确的方向。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A股将走出“先价值后成长”的趋势。
瑞达期货:张昕
资格证号:F3073677
Z0015602
原油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紧缩货币周期推高衰退风险,流动性收紧加剧金融市场波动;欧佩克联盟采取减产措施稳定市场,欧美制裁俄罗斯能源导致供应面临风险,全球原油库存及闲置产能处于低位制约供应弹性;美国补充战略储备潜在需求对油价构成底部锚定,而欧美需求放缓程度则制约上行空间;美国稳定油价举措与欧佩克主导供给政策继续博弈,地缘局势因素也加剧震荡幅度,预计2023年原油价格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宽幅震荡走势。预计国际原油期价将有望处于60-116美元/桶区间。预计WTI原油期货价格处于60美元/桶至110美元/桶区间波动,Brent原油期货价格处于65美元/桶至116美元/桶区间运行,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处于400元/桶至760元/桶区间运行。
瑞达期货:林静宜
资格证号:F0309984
Z0013465
贵金属
2022年贵金属整体呈现宽幅震荡。今年上半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联储通胀形势及货币政策调整主导贵金属走势,一季度通胀上行加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贵金属期价上行,随后下跌源于通胀问题凸显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进入快速加息阶段,美元及实际利率走强,各国央行也纷纷加息,贵金属走弱。进入9月及四季度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断被市场所计价、通胀有见顶回落的迹象、地缘冲突持续升级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支撑贵金属强势反弹。
展望2023年,大幅加息利空因素逐渐减弱,转入加息节奏转缓及经济衰退的逻辑,美联储在经历了超历史加息速度最快的一年后,2022年底美联储鲍威尔的讲话反复提及联储虽保持压低美国通胀至2%这一目标,但其注意力由单次加息幅度转到终端利率上,2023年或有加息速度减缓的预期,终端利率将维持高位。但不管美联储加息速度如何减缓,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加上两党分治的国会限制财政刺激政策,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仍保持较高担忧,同样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更甚,衰退期间贵金属的避险需求上升,加上黄金需求上涨,新能源快速发展白银的工业属性凸显,白银供应短缺及低库存,或能有更多向上的空间,因此2023年贵金属价格有望表现坚挺,全年操作更倾向于采取低建多策略。
瑞达期货:陈一兰
资格证号:F3010136
Z0012698
生猪
从猪周期来看,新一轮的猪周期从2022年4月开始,预计在明年春节过后的淡季顺势开始下行。从养殖利润和饲料成本来看,饲料成本预计仍处于高位,养殖利润主要靠生猪收益兑现,跟随猪价波动,目前养殖利润有下降趋势,对于养殖端补栏存在抑制作用。从供应端来看,无论是从二次育肥、新生仔猪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预计未来供应都较为宽松,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今年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强烈对比可能会打压明年的补栏积极性。从需求端来看,今年旺季不旺,需求迟迟未见兑现,与猪价处于高位、疫情管控措施等因素有关,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堂食消费将会持续恢复,但是目前国内各地疫情第一波达峰尚未普遍实现,需求恢复的时间点尚不明朗,可以预见的是需求的恢复将会对冲部分供应压力,使得猪价下滑更为缓和。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保供稳价政策介入频繁,国家稳定猪价信心坚定,多次约谈头部猪企探讨稳价措施,引导市场情绪,政策效果较好,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未来也将密切监测市场动态,落实相关政策,熨平猪价波动。从季节性来看,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假期是生猪市场旺季,供给和需求都会增加,而节后会出现需求惯性回落,同时气温高的夏季为生猪市场淡季。
总体来看,展望2023年,生猪供应和需求都将恢复,猪价在春节旺季存在小幅反弹可能,2-4月供需存在博弈,5月进入淡季,顺势进入猪周期下行周期,进入四季度旺季,此时猪价预计下降至相对低位,疫情管控放松后需求也逐步恢复,猪价有回暖可能。整个过程中,政府持续实行的保供稳价措施会尽可能平抑猪价波动,使得猪价变化相对平缓。考虑到养殖成本、结合往年的波动区间来看,预计生猪现货价格在14-25元/千克之间运行,期货价格运行区间在12000-21000元/吨。
瑞达期货:王翠冰
资格证号:F3030669
Z0015587
所有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瑞达期货研究院年报全新上线,为您打造最全面,最详细的品种解读,欢迎阅读原文。
收藏
评论(4)
点赞(49)
转发(1)
稳增长政策落地,股指后市如何;全球经济放缓,原油、贵金属将受何影响;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生猪价格如何演绎?……其他期货品种又有怎样走势?
欢迎阅读瑞达期货研究院倾力打造的投资年报。
股指
2022年全年来看,以申万一级行业板块基本呈现回调趋势。全年来看,相较于去年分化行情并不明显,内忧外患下大盘以及中小盘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中小盘指数表现相对占优,中证500回调接近16%,沪深300回调超过19%。
而对于A股市场而言,美债收益率中枢下移对于成长风格的抑制将有所减弱,同时在国内经济修复尚不明朗且稳增长任务依然繁重的基本面背景下,相对“友好”的国内外政策环境,中小盘有望受到分母端效应驱动。而随着国内基本面修复预期增强,国内利率下行空间有限,大盘价值或仍占优。
展望2023年,A股或面临三个层面的利好因素,第一是海外确立加息尾声,第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第三是疫情防控优化,内需企稳反弹。无论从估值亦或是流动性角度,当前A股市场大盘指数以及中小盘指数都具有一定性价比。然而当前短期市场仍面临一定政策效应兑现的迷茫期,预计节后产业博弈结束,预计明年二季度基本面以及市场环境将更利于成长板块。随着年底重要政策强调“扩大内需、稳住增长”为明年首要任务,因而2023年一季度来看,大盘价值将为比较明确的方向。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A股将走出“先价值后成长”的趋势。
瑞达期货:张昕
资格证号:F3073677
Z0015602
原油
展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紧缩货币周期推高衰退风险,流动性收紧加剧金融市场波动;欧佩克联盟采取减产措施稳定市场,欧美制裁俄罗斯能源导致供应面临风险,全球原油库存及闲置产能处于低位制约供应弹性;美国补充战略储备潜在需求对油价构成底部锚定,而欧美需求放缓程度则制约上行空间;美国稳定油价举措与欧佩克主导供给政策继续博弈,地缘局势因素也加剧震荡幅度,预计2023年原油价格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宽幅震荡走势。预计国际原油期价将有望处于60-116美元/桶区间。预计WTI原油期货价格处于60美元/桶至110美元/桶区间波动,Brent原油期货价格处于65美元/桶至116美元/桶区间运行,上海原油期货价格处于400元/桶至760元/桶区间运行。
瑞达期货:林静宜
资格证号:F0309984
Z0013465
贵金属
2022年贵金属整体呈现宽幅震荡。今年上半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联储通胀形势及货币政策调整主导贵金属走势,一季度通胀上行加上俄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贵金属期价上行,随后下跌源于通胀问题凸显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进入快速加息阶段,美元及实际利率走强,各国央行也纷纷加息,贵金属走弱。进入9月及四季度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断被市场所计价、通胀有见顶回落的迹象、地缘冲突持续升级市场避险情绪高涨,支撑贵金属强势反弹。
展望2023年,大幅加息利空因素逐渐减弱,转入加息节奏转缓及经济衰退的逻辑,美联储在经历了超历史加息速度最快的一年后,2022年底美联储鲍威尔的讲话反复提及联储虽保持压低美国通胀至2%这一目标,但其注意力由单次加息幅度转到终端利率上,2023年或有加息速度减缓的预期,终端利率将维持高位。但不管美联储加息速度如何减缓,货币政策传导至实体,加上两党分治的国会限制财政刺激政策,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预期仍保持较高担忧,同样对欧元区经济衰退的担忧更甚,衰退期间贵金属的避险需求上升,加上黄金需求上涨,新能源快速发展白银的工业属性凸显,白银供应短缺及低库存,或能有更多向上的空间,因此2023年贵金属价格有望表现坚挺,全年操作更倾向于采取低建多策略。
瑞达期货:陈一兰
资格证号:F3010136
Z0012698
生猪
从猪周期来看,新一轮的猪周期从2022年4月开始,预计在明年春节过后的淡季顺势开始下行。从养殖利润和饲料成本来看,饲料成本预计仍处于高位,养殖利润主要靠生猪收益兑现,跟随猪价波动,目前养殖利润有下降趋势,对于养殖端补栏存在抑制作用。从供应端来看,无论是从二次育肥、新生仔猪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预计未来供应都较为宽松,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今年强预期与弱现实的强烈对比可能会打压明年的补栏积极性。从需求端来看,今年旺季不旺,需求迟迟未见兑现,与猪价处于高位、疫情管控措施等因素有关,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堂食消费将会持续恢复,但是目前国内各地疫情第一波达峰尚未普遍实现,需求恢复的时间点尚不明朗,可以预见的是需求的恢复将会对冲部分供应压力,使得猪价下滑更为缓和。从政策层面来看,今年保供稳价政策介入频繁,国家稳定猪价信心坚定,多次约谈头部猪企探讨稳价措施,引导市场情绪,政策效果较好,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未来也将密切监测市场动态,落实相关政策,熨平猪价波动。从季节性来看,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假期是生猪市场旺季,供给和需求都会增加,而节后会出现需求惯性回落,同时气温高的夏季为生猪市场淡季。
总体来看,展望2023年,生猪供应和需求都将恢复,猪价在春节旺季存在小幅反弹可能,2-4月供需存在博弈,5月进入淡季,顺势进入猪周期下行周期,进入四季度旺季,此时猪价预计下降至相对低位,疫情管控放松后需求也逐步恢复,猪价有回暖可能。整个过程中,政府持续实行的保供稳价措施会尽可能平抑猪价波动,使得猪价变化相对平缓。考虑到养殖成本、结合往年的波动区间来看,预计生猪现货价格在14-25元/千克之间运行,期货价格运行区间在12000-21000元/吨。
瑞达期货:王翠冰
资格证号:F3030669
Z0015587
所有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瑞达期货研究院年报全新上线,为您打造最全面,最详细的品种解读,欢迎阅读原文。
更多
【瑞达期货生猪产业日报20230116】国家发改委针对猪价下跌再度召开会议,将从居幸端着手提振需求、稳定预期,且释放了收储信号,市场情绪有所转好。供应端来看,猪企节前仍有冲量出栏可能,供应压力仍存。需求端来看,近期市场需求明显改善,居民节前备货需求旺盛,居宰场开工率高位运行,居宰量明显增加。(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525
收藏
评论(13)
点赞(1)
转发
【瑞达期货生猪产业日报20230116】国家发改委针对猪价下跌再度召开会议,将从居幸端着手提振需求、稳定预期,且释放了收储信号,市场情绪有所转好。供应端来看,猪企节前仍有冲量出栏可能,供应压力仍存。需求端来看,近期市场需求明显改善,居民节前备货需求旺盛,居宰场开工率高位运行,居宰量明显增加。(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3/174525
更多
【瑞达期货动力煤产业日报20230116】动力煤市场稳定运行。主产区停产面扩大,中小民营矿停产放假煤矿增多,动力煤主产区供应明显收紧,价格下方支撑增强需求方面,近日,今年首场强冷空气降临,我国多地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气温骤降,电厂日耗又开始回升,煤电企业负苟加重。(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14
收藏
评论
点赞
转发
【瑞达期货动力煤产业日报20230116】动力煤市场稳定运行。主产区停产面扩大,中小民营矿停产放假煤矿增多,动力煤主产区供应明显收紧,价格下方支撑增强需求方面,近日,今年首场强冷空气降临,我国多地遭遇大范围雨雪天气,气温骤降,电厂日耗又开始回升,煤电企业负苟加重。(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14
更多
【瑞达期货沪镍产业日报20230116】美国12月通胀数据如预期走低,加强了美联储进一步放缓加息幅度的可能,美元指数承压走弱。基本面,上游镍矿进口环比开始下降,但镍矿进口价格回落,原料端供应情况尚可,国内精镍产量保持平稳。青山今年计划扩大精炼镍产量,供应端释放预期。(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15
收藏
评论(6)
点赞(7)
转发
【瑞达期货沪镍产业日报20230116】美国12月通胀数据如预期走低,加强了美联储进一步放缓加息幅度的可能,美元指数承压走弱。基本面,上游镍矿进口环比开始下降,但镍矿进口价格回落,原料端供应情况尚可,国内精镍产量保持平稳。青山今年计划扩大精炼镍产量,供应端释放预期。(仅供参考)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115/174515
更多
俄方警告北约:输掉可能导致核战争爆发!黑客入侵,美国移动约370
【分析文章】美国12月CPI数据点评:通胀稳步回落,鸽派预期洋溢
刘鹤与美财长会谈,欢迎其适时访华!美联储“褐皮书”:物价涨幅趋于
重磅发声!刘鹤:这绝对不可能!还谈及房地产、疫情...去年人口负
昨上市华亚被炒 韦尔业绩暴雷却涨停带动半导体洁美深科上涨
【重磅上线】2023瑞达期货投资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