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快速提高,我国生猪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量资金涌入生猪现货市场,推动生猪市场整体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供过于求后去产能速度偏慢的情况。
总的来说,今年以来生猪市场供给充足,养殖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1日,自繁自养企业利润为-174元/头,仔猪育肥利润为-137元/头。
今年1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少,养殖端开始进入去产能进程,然而截至5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258万头,较2022年12月末4390万头的高点仅下降3%,上半年去产能速度缓慢,能繁母猪存栏仍出于相对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仔猪价格整体呈现倒V走势,进入6月后,市场对下半年猪价行情的预期弱化,仔猪价格跌幅明显,释放产能加速去化的信号。
预计下半年去产能进程仍将持续,能否加速去产能需关注仔猪价格及淘汰母猪价格,若去产能速度仍较慢,则猪价维持低位运行的时间周期或将进一步拉长;待产能去化基本结束,猪价才能对应地在10个月后真正进入上升通道。
市场人士纷纷认为,未来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市场磨底”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将继续给猪企以重大考验,而这一过程中,相关企业学习、关注并运用期货及衍生工具对抗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可助力猪企度过本轮漫长的猪周期下行阶段。
金价在5月初创造历史新高2079美元/盎司,现在已经快到了加息结束的拐点,金价距历史高点仅仅130美元/盎司左右,回想一下去年四 季度以来金价顶着加息的压力一路反弹超过25%的惊人气势,有理由相信金价在三季度末尾或四季度还将再创历史新高,明年上半年依然是金价表演的舞台。银价在周三晚上拉出的大阳线一样刺激,考虑到白银的工业属性正在上升,银价的整体目标先放在前高26美元/盎司附近,未来完全可看向3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在经济衰退期间,金银比也将一如既往地进一步走高。
整体来看,美国通胀压力逐步放缓,CPI和PPI连续下降,PCE掉头下行,通胀预期大幅下行,加之美劳动力市场有所松动,非农放缓失业率抬头,但薪资增速仍然较高。本月低于预期的核心和整体CPI数据难以改变美联储7月份加息预期,但对2023年利率终点可能会有影响。虽然6月最新点阵图显示或再小幅加息2次,但市场预期或仅加息1次。十年期美债真实收益率区间高位回撤,美元指数遇阻回调。预计贵金属短期继续振荡偏强,中期回调压力仍存,长期振荡上行概率偏大。
中长期来看,贵金属仍然是非常值得关注多配机会的品种。第一,短端利率在加息尾声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比较有限。经济衰退的预期下,期限结构预计持续走差。整体来看,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然在未来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中有下行的压力。第二,伴随着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利率高企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会对贵金属的避险价值持续带来支撑。当前节点下对贵金属的多头配置是属于偏左侧一些的交易,但胜率和赔率较高,建议投资者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策略理性配置。
有别于此前煤化工板块的整体下挫,近期以来,煤化工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反弹,甚至强于石化板块。煤炭价格从6月份以来逐渐止跌反弹,成本端是煤化工集体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当然,煤化工板块的尿素、甲醇甚至是纯碱都有其自身供需变化的影响,比如尿素国际报价持续拉涨,出口订单增加改善国内弱势需求预期;天然气价格反弹影响甲醇进口碰撞7月检修预期增加影响供应;纯碱检修规划较多等因素。上半年随着煤价下行,国内煤化工产品成本坍塌。但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厄尔尼诺状态形成,截至7月11日下午,上海、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西等地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局部地区气温可达40℃。多地的极端高温也使得今年国内用电负荷持续走高。7月10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比去年最高负荷增加300万千瓦。港口及电厂库存双降,电厂日耗提升,市场对于今年动力煤需求启动预期提前。甲醇、乙二醇等煤化工商品,由于连续多年的供应集中增加,价格已经降低至部分边际企业成本线以下,主要受到成本端驱动,在煤价预期上行的情况下,价格跟随成本上升而上升。
除此之外,近期伊朗天然气涨价也对国内煤化工产品形成了拉动,很多煤化工产品,如甲醇、尿素、乙二醇等均是全球流动的,而外围产品的主要原料均是天然气。当国际天然气涨价时,相应国际商品成本上升,价格上行,导致国内商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而抬高国内商品价格。夏季为国内煤化工大厂集中检修的旺季,部分企业开始检修,减少国内供应。
近期煤化工品种集体爬升,截至昨日午盘收盘,主力合约当中纯碱领涨,涨幅达到4.42%,甲醇紧随其后4.09%,而尿素近期也触及涨停,乙二醇则相对涨幅较小。
近两日,煤化工品种连续上涨,涨幅均超过4%,尿素上涨一是国内终端下游库存降至历史低位,特别是基层经销商库存,在经历上一波大幅下跌过程,均无囤货,而随着国内终端需求渐起,农业刚需支撑现货价格持续上涨,且厂家库存大幅消耗,高位大幅回落100万吨左右;二是国际价格连续反弹,部分国家需求支撑国际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内出口情绪升温,国内出口倒挂大幅缓解,支撑国内尿素现货价格连续上涨。
近期煤化工主要的驱动因素在于几方面,首先从宏观来看, 虽然PPI的6月情况略有好转,降幅仍超一致预期,且对应PPI同比的-5.4%也低于一致预期的-5.0%,但市场偏向于CPI和PPI双筑底预期。在此背景下,可以看到综合性价格指数有了小幅反弹,例如6月RJCRB指数小幅反弹近1%,文华商品7月以来上涨幅度达到2.06%,动力煤价格环比持平,相关煤化工板块实际上走强,主要拖累因素在于钢铁产业链。二是,煤化工品种整体估值重心有所抬升,随着迎峰度夏的到来,动力煤低位快速反弹,使得整体煤炭系品种表现较强。当前高温天气持续,下游集中补库,港口库存快速去化,随着电煤走强,化工煤价格也间接得到支撑。三是煤化工品种基本面矛盾不大,在经历了上半年的深度下行后,煤化工品种供需情况有了进一步改善,甲醇、尿素等品种改善较为明显。
成材日内明显回落,夜盘企稳小幅反弹。宏观方面,美国衰退信号暂退,预计7月加息势在必行;国内宏观预期托底情绪略有减退,市场更多关注7月宏观数据走弱幅度。产业来看,高炉铁水产量基本持稳,产量仍然属于年内高位水平,电炉受限电影响,整体供应下滑,7月下旬或仍有扩大幅度的限电限产情况出现;需求来看,淡季正套带来短期需求增量,但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明显。板材需求整体强于建材,但也有小幅减弱。综合来看,供需结构双双转弱下,预计淡季仍以震荡运行结构为主,螺纹价格可参考3600-3750附近区间。后期关注7月宏观数据走弱幅度,地产是否有进一步下探可能,以及供应端高位运行期螺纹的超预期累库压力,随着政策预期弱化,盘面上行驱动也相应减弱。策略方面,维持区间操作思路,螺纹反弹3700上方逐步布空,下破谨慎追空,关注原料的补跌机会。
铁矿日内跌破800关口后,夜盘反弹力度较强,基本收复日内跌幅,资金围绕800一线博弈较强。主流矿发运在顶部冲高后明显回落,其中澳洲发运跌幅偏大,巴西发运跌幅偏小,整体属于旺季发运正常波动,后期仍有望冲高。铁水产量高位持稳,限烧结仍难以对产量形成压力,钢厂平均利润仍然有支撑,但由于成本差异较大,部分钢厂已开始减产,铁水预计将缓慢下降。限烧结影响下烧结粉日耗和配比持续小降,但球团和块矿补充了缺口,同时钢厂库存也小幅回落,目前生产端的压力还集中在烧结环节,短期看铁水产量下降空间有限,基本面有小幅弱化,铁矿暂时以区间震荡为主,暂未打开下跌空间。操作上反弹800上方逐步布空的性价比优于回调后试多。
隔夜美国纽约联储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降至逾两年最低,对未来三年和五年的通胀率预期稳定在3%,消费者通胀预期得以有效抑制,令美元指数冲高回落,即便随后美联储多位官员再次鹰派发声今年仍需加息两次才能实现2%的通胀目标也无法扭转美元指数颓势,贵金属价格深V反弹, CMX黄金涨幅0.02%,重新回到1930美元/盎司以上,CMX白银涨幅0.21%,回到23美元/盎司以上。短期来看,市场已经充分定价联储年内加息两次的预期,并且逐步改善的就业市场令美元指数再度进入下跌趋势,给贵金属带来一定利多支撑,关注日内欧元区国家德国和英国公布的6月通胀和就业数据,若表现仍然强劲,或令美元指数再度承压,驱动贵金属价格进一步反弹。
中期来看,随着美国债务上限的打破以及对政府支出计划的宽松约束,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增速未来1—3年均难以下行,意味着远端通胀韧性较强,美联储近期也持续释放未来将加息抑制通胀的信号。我们认为目前美联储已经处于通胀和债务两难的困境阶段,若维持暂停或缓慢加息态度,则通胀问题会很快暴露出来,给黄金中期上涨带来利多驱动;若如联储主席鲍威尔所言执行更为鹰派加息,则通胀或被抑制,贵金属价格继续承压,但是牺牲的是经济和政府债务。短期市场已经充分定价联储年内再加息两次的预期,贵金属价格利空或已阶段性出尽,关注本周即将出炉的美国6月通胀数据带来的扰动,目前市场预期在去年高基数背景下6月通胀仍将下行,但7月开始通胀将止跌反弹,我们预期下半年美国通胀反弹目标介于4%-6%之间,年内或将只存在7月一次加息。在加息预期的驱动下,目前美十债的实际利率已经反弹至2022年以来的震荡区间1.1%-1.8%上沿附近,我们认为可以基于美元信用和加息利空充分定价的逻辑择机布局贵金属中长线做多机会,预判美元计价的黄金在1900美元/盎司附近有较强安全边际。
上周,受短期内宏观利空释放叠加减产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原油价格持续反弹走强。数据显示,WTI原油上周五冲击74美元/桶关口,布伦特原油涨至78美元/桶上方,均创下近一个月高点,周度涨幅均超4%;内盘SC原油上周五夜盘报收569.3元/桶,较上周初上涨超3%。近期原油整体表现偏强,主因在于OPEC+进一步深化减产提振油市。今年7月初,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宣布在7—8月进一步深化减产,其中沙特将10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延长至8月份,俄罗斯计划在8月削减50万桶/日的产量及出口量。同时,阿尔及利亚也将在8月额外削减2万桶/日的石油产量。
此外,沙特上调石油官方售价,将8月销往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上调20美分/桶,定为较阿曼迪拜均价升水3.2美元/桶,同时上调8月份销往亚洲的阿拉伯中质和重质原油价格;将销往西北欧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定为较布伦特原油均价升水3.8美元/桶;将销往美国的阿拉伯轻质原油价格定为较阿格斯含硫原油升水7.25美元/桶。,总的看,油价近日获得来自供应端的支撑而上行。
从今年来看,OPEC+产油国动作频繁,持续释放减产挺价的信号。具体来看,隋晓影告诉记者,4月初OPEC+多个产油国宣布减产166万桶/日后,6月初又表示将减产措施延长至明年底,到7月初,沙特、俄罗斯进一步深化减产,凸显产油国的挺价意愿强烈。
本周以来,在美国农业部报告的超预期利多影响下,美豆油期价大涨带动国内豆油期价强势跟涨,一举扭转了端午假期前由于EPA掺混目标不及市场预期导致的国内外豆油期价集体遭遇重挫的疲弱走势,创下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那么目前影响国内外豆油期价走势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美豆期价的波动继续为美豆油期价带来原料成本端的影响。在美国农业部超预期下调美豆季度库存和美豆播种面积之后,即便是美豆单产能够达到当前美国农业部预期的创纪录水平,美豆供应也将陷入史无前例的紧张格局。何况目前美国多位农业经济学家的预估单产均低于美国农业部报告的预估值,这也推升了市场对美国农业部可能在7月份供需报告中继续下调美豆单产的预期。从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作物生长报告来看,截至7月2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仅为50%,显示出近期的降雨并未显著改善此前的旱情,随着天气炒作高峰期的到来,美豆生长关键期对天气题材炒作的敏感度将会进一步增强,有助于美豆期价保持强势,对美豆油期价产生原料成本支撑。
其次,美国生物燃料需求长期增长,美豆油库存难以累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油籽压榨报告显示,2023年5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1.89亿蒲式耳,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4.6%。但5月底美国豆油库存为23.86亿磅,环比减少6.1%。这与此前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公布的大豆压榨量环比增长和豆油库存环比下降能够相互印证,也显示出虽然美豆压榨需求旺盛,但美豆油需求增幅大于产量增幅,令美豆油库存降幅扩大。一方面得益于阿根廷大豆减产,阿根廷豆油出口规模受限,提升了美国和巴西的豆油出口潜力;另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生物柴油需求的增长,虽然此前EPA公布2023—2025年生物燃料掺混计划,减少2024年和2025年的掺混量。但是从实际掺混量来看,美国生物燃料需求依然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将对美豆油期价构成长期支撑。
今年4月、5两个月份,焦炭现货连续下跌10轮,累计跌幅750—850元/吨,若算上年初的2轮下跌,焦价累计下跌1000元/吨左右,下跌周期长达5个月;进入6月份,焦价逐步企稳;6月下旬,部分地区焦企开始提涨焦价,涨幅50—60元/吨,但下游钢厂接受度一般,直到7月上旬才有钢厂陆续接受提涨。
焦价在经历了长期的下跌后,终于应来了首涨,这次上涨的行为预示着新旺季的来临,连续的上涨历程或将开启。今年“金三银四”,本是旺季,焦企多次提涨未遂,在提涨的过程中,迎来了不断的下跌。本次共降10轮,累计降幅达到850元/吨,下降时间贯穿二季度。此次降价是黑色供给产业链发生了改变。此前,在“碳中和”的影响下,碳供应收紧,焦煤供不应求,曾有一段时间出现了焦煤的价格高于焦炭的价格。近几年,焦煤供应由紧转松,叠加进口增加,使焦炭成本发生了坍塌,引发焦价一泻千里。此外,房地产复工不及预期,建材需求不足,钢厂多处于盈亏平衡线上,加剧了产业内的博弈,进一步打压了焦炭价格。
焦炭前期下跌更多是受成本端的拖累,同时此轮上涨也得到了成本的支撑。5月份时,焦煤价格已逐步企稳,随后部分煤种有100—200元/吨的涨幅,炼焦成本抬升直接导致焦企即期利润呈现亏损状态,进而刺激焦企提涨焦价。焦价提涨陆续落地,一方面由于近期钢厂盈利好转,本周主流地区钢厂平均盈利增至176元/吨,给原材料适当让利的空间;另一方面,钢厂高炉开工维持高位,日均铁水产量247万吨,处于历史高位,支撑焦炭等炉料刚性需求。此外,期价近期反弹后出现升水现货空间,买现卖期套利进场,一定程度上增强焦炭现货提涨信心。
我们国家是世界首个具有铝完整产业链的工业大国,从上游铝土矿挖掘、氧化铝冶炼、电解铝冶炼,到中游原铝加工,再到下游各行各业对铝材的深度加工,以及之后的应用和消费,除了上游铝土矿储量不占优势,其他环节的产能和产量都是世界首位。
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它在自然界只以化合状态存在。铝矿物绝少以纯的状态形成工业矿床,而都是和其他各种脉石、矿物共生的。铝土矿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统称,按照主要组成成分分为三水型、一水型软铝和一水型硬铝三类。
铝土矿中含有42种元素之多,其主要成分氧化铝及其水合物,含量在30%~70%之间,还含有杂质如:氧化硅、氧化铁、二氧化钛、少量的钙和镁的碳酸盐、钠、镓、钒、铬、硫、磷、氟和锌及有机物。铝土矿按照其化学成分的氧化铝含量和矿物类型分为六个级别,质量标准参照YB123-62中国虽然铝土矿储量为世界第七,但2022 年铝土产量约0.9亿吨,占比23.68%,位居世界第二;澳大利亚产量全球第一约1亿吨,占比26.32%;几内亚铝土产量约为0.86亿吨,占比22.63%,位居世界第三;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产量分别为0.33亿吨、0.21亿吨和0.17亿吨,位居世界第四、第五和第六。
中国铝土矿进口情况:逐年提升
因资源储备相对有限、品位品质不利于烧结以及开采成本提升等多重约束,国内对于进口矿石依赖度逐年提高。
从进口来源看,来自几内亚矿的进口量逐年增加,自2021年起占比达到5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矿的进口量从2020年开始逐年回落;来自印度尼西亚矿的进口量近些年维持在2000万吨附近水平。此三大铝矿资源国在中国总进口量中的占比稳定增长,于2022年达到99.48%。
任何在本网站刊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讯、评论、预测、图表、指标、信号、期货知识等只作为参考,您须自主做出投资决定,并对该决定负责。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
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投资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等信息进行交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与本网站无关。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金额¥12.5元
确认使用收益支付
绑定推荐人邀请码并完成邀请任务,推荐人获得邀请奖励
关注推荐用户
您将收获更实时、有价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