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方面,阿根廷布交所将产量下调至2500万吨,这意味着后期USDA对阿根廷大豆产量仍有进一步下修空间,同时美豆出口销售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美豆出口仍表现良好,支撑了CBOT美豆盘面。巴西方面,截至3月10日,2022/23年度巴西大豆收获进度达到48.9%,高于一周前的39.7%。但仍低于去年同期的60.5%。虽然收获进度偏慢,但是得益于今年良好的产量,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预计巴西3月大豆出口量为1489.3万吨,高于此前一周预测的1466.2万,去年3月份的出口量为1216万吨。国内方面,短期受巴西大豆集中收获上市影响,巴西大豆贴水快速下跌,拖累进口大豆成本,同时国内下游采购积极性仍较差,贸易商暴雷进一步加剧市场悲观情绪,导致本周豆粕价格走势偏弱。但从中长期来看,未来阿根廷大豆减产的问题仍将支撑美豆价格,国际大豆供应在
未来二、三季度仍将趋紧,国内豆粕并不具备趋势下跌基础,未来随着巴西收割压力减弱和市场情绪改善,美豆及国内豆粕价格将保持上行趋势。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得益于防疫政策的彻底调整以及陆续推出的经济刺激政策,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为全年经济复苏开了个好头。2023年1-2月份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增速较2022年加快0.4个百分点。从分项上看,1-2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较2022年下滑1个百分点,总体上延续了2022年初以来的回落趋势,全球经济增长势头趋弱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使得制造业投资心态趋于谨慎;1-2月份房地产投资同比萎缩5.7%,萎缩程度较2022年收窄4.3个百分点,说明各地陆续出台的房地产维稳政策使得2022年不断趋弱的房地产市场有了触底回升的初步迹象;1-2月份广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2%,增速较2022年加快0.7个百分点,说明年初信贷资金集中投放以及专项债加快发行确保了基建投资的平稳延续。从另一个角度看,2023年1-2月份内资投资同比增长6%而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分别同比萎缩5.1%和1.2%,国企投资加速至10.5%而民间投资进一步下降至0.8%,也说明了民间部门和海外经济对中国经济信心不足。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生猪】
低位调整
猪价下跌后部分散户压栏意愿松动,大体重猪源出栏增加,屠宰企业收购难度减小,加之终端对高价白条接受度不高导致鲜销市场走货相对乏力、屠宰端利润不佳因素制约,短期市场呈供强需弱状态,行情偏弱。短时猪价下方支撑在于养殖单位的挺价和二次育肥的伺机入场行为,现货在14.5-15元/kg区间存在较强支撑;而近期市场对猪病严重程度判断存在一定分歧,是真是伪有待验证,就当前能繁存栏和集团场扩大态势看,疫情若不扩散,产能基本稳定,远月猪价上涨存在难度。
【鸡蛋】
续涨无力
清明备货临近一定程度提振终端贸易商信心,近期销区到货量环比小幅增加,但高价蛋对需求抑制作用也愈发明显,市场走货略显乏力,各环节库存均有上升;当前的蛋鸡养殖利润处于近5年同期高位,因此即便老鸡价格表现强势,养殖单位仍不愿出栏,市场延淘仍是主流,当前淘汰日龄维持在525天左右水平,且春季雏鸡补栏情况偏好,随着产区新开产蛋稳步增多,供应端压力缓慢增加,蛋价续涨无力。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利多因素:
1自2010年以来,沪胶主力合约在3月下跌概率高达84.61%,平均跌幅达6.61%。步入4-5月份以后,胶价下跌概率回落至54%-62%,整体跌幅缩小至1%-2%。由此来看,新一轮割胶带来的供应增量的利空得到逐步消化,跌幅趋缓,下跌行情步入尾声。
2.步入3月以后,国内轮胎行业开工率维持平稳。截止2023年3月17日当周,山东地区轮胎企业全钢胎开工负荷为68.90%,较上周略微回升0.20个百分点。国内轮胎企业半钢胎开工负荷为73.40%,较上周略微下滑0.40个百分点。
3.2023年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2万辆和197.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5%和19.8%,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5%。2023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2万辆和5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8%和55.9%,市场占有率达到26.6%。2023年2月重卡销量约6.8万辆,结束了连续21个月的同比下跌,同比增长15%。重卡景气度回升明显,3-4月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和传统旺季的到来,较强的终端需求及补库存周期有望出现,预期3月销量有望继续环比提升。
利空因素:
1.美国激进加息导致美债收益率曲线深度倒挂,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幅度创下40年来最大,令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难以为继。近期由美国硅谷银行破产、签名银行的爆雷事件以及瑞士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市场波动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市场担忧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瑞信此次的风险事件类比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雷曼事件。虽然当前市场对银行偿付能力的担忧有些过度,但危机是否会继续蔓延还需等待时间验证。
2.欧洲中央银行16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自3月22日起,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上调至3.50%、3.75%、3.00%。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以来,欧洲央行已连续六次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胀,共计加息350个基点。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利多因素:
1、央行超预期降准,国内稳经济增长和地产利好政策推出,经济复苏预期未退;
2、热卷周度表需环比回升,继续位于相对高位,需求端表现依然较好;
利空因素:
1、热卷周产量环比微增,且品种利润在改善,供应延续相对高位;
2、主要下游冷轧行业基本面改善有限,高产量、高库存局面未变,易拖累热卷需求;
3、海外宏观风险;
主导逻辑:热卷供需格局变化不大,钢厂生产平稳,周产量环比微增0.10万吨,维持相对高位,且品种吨钢利润尚可,钢厂生产积极性预计较高,热卷供应高位平稳。与此同时,热卷需求表现依然较好,周度表需环比增1.98万吨,继续处于年内、同期高位,给予钢价支撑,但需注意的其主要下游冷轧基本面并无明显改善,高供应、高库存局面仍在,且冷热价差延续低位,料难刺激热卷需求放量,同时内外价差也在走高,外需表现持续性同样存疑。综上,外围风险爆发,黑色金属情绪趋弱,热卷价格短期承压回落,但热卷供需格局延续相对良好,直接体现就是库存去化顺利,后续下行空间将受限,后续走势将高位震荡运行为主,重点关注需求表现情况。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周受海外宏观情绪影响,商品氛围较弱,纯碱盘面震荡收跌,现货市场价格走势以稳为主,个别轻碱价格有小幅松动。供给端:近期暂无检修计划,南碱计划20号恢复生产,短期开工重心有望小幅上移,大部分碱厂产销平衡,周内纯碱待发订单小幅度下降至19+,订单支撑下库存预计低位波动。需求端:下游轻重碱需求略有分化,市场情绪偏弱,下游采购不积极,近期随着期货回调,交割库有成交。周五全国玻璃均价1719元/吨,环比+0.29%,本周华北产销较高库存削减,部分价格上调。华东后半周产销转淡库存小幅回落。华中产销平衡,价格有所上涨。华南部分产销较高,库存下降。东北外发销量尚可,库存小幅回落。西南整体产销平衡附近,库存下降。西北个别价格小幅拉涨,库存小幅下移。
策略:短期看纯碱供需尚可,价格预计偏稳运行难有太大波动,在海外不确定风险下,当前宏观情绪对商品影响明显,高估值下纯碱盘面资金博弈更加激烈,预计短期05将延续区间震荡,单边观望,套利持仓为主,关注多6、7空11、12。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周,周初在贸易商补货及部分终端需求推动的背景下,玻璃期现联动上行;周中,外围市场宏观风险加剧,大宗商品普跌;玻璃期货价格本周整体表现为冲高回落。
供需方面:截至3.16,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为15.78吨,环比持平。本周浮法玻璃熔量110.45万吨,环比-0.07%,同比-8.10%。浮法玻璃开工率为78.48%,环比持平,产能利用率为78.95%,环比持平。3月至今冷修1条产线(600吨),点火、复产1条产线(1000吨),前期点火产线陆续开始出玻璃,实际供应或将小幅回升。同时仍有待点火产线,潜在供应压力仍在。年后地产销售有所企稳回升,带动刚性需求释放,刺激中游贸易环节补库,但在短期风险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投机情绪或将降温,关注后续刚需释放持续程度。
库存方面:截止3.16,全国玻璃企业总库存7260.1万重箱(环比-7.81%,同比+25.55%)。折库存天数32.6天(环比-2.6天)。本周整体库存继续下降,整体备货进程仍在。
利润方面:截至3.16,煤制气制浮法玻璃利润-158元/吨(环比+21元/吨);天然气制浮法玻璃利润-125元/吨(环比+45元/吨);以石油焦制浮法玻璃利润+59元/吨(环比+14元/吨)。燃料价格下行,带动本周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利润好转,去库背景下厂商出货压力略有减轻。
宏观情绪:周内海外风险事件频发。
策略:本周玻璃维持小幅去库状态,中下游需求仍在逐步释放,但周内风险事件仍会影响到投机情绪。整体上看,近端高库存格局下,现货仍相对宽松,下游阶段性补库在地产慢复苏的背景下,难以持续维持高位。但大跌过后05合约重回成本线附近,随着开始靠近交割,进一步深跌的空间有限,可以以成本支撑的角度低多。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陕甘产区整体走货速度一般,果农卖货心态稳定,暂无着急出货情况,但受当前价格以及市场走货不佳影响,客商采购积极性一般。山东产区走货也不算快,客商基本以采购果农性价比高的货源为主,各地因货源品质不同,实际成交以质论价。山东产区:栖霞产区走货速度一般,发市场客商按需挑拣采购,果农好货要价坚持,一般货以质论价,主流行情浮动不大。当前库存果农纸袋富士80#以上一二级价格在3.50-4.20元/斤,统货价格在3.00-3.20元/斤,三级价格在2.50-2.80元/斤。沂源产区整体交易略显清淡,仅有少数周边客商有序采购,果农除个别有着急出货情况,整体卖货心态相对平稳,实际成交以质论价,目前走货速度偏慢。当前库存纸袋富士果农75#以上中上等货价格在3.50-3.60元/斤,一般货3.00-3.20元/斤。
销区当前到货量不多,高价果成交较少,仍以低价果及好货走货为主,走货量一般。陕西产区当前客商寻货多以高次果一般货为主,小果价格稳中有涨,果农好货要价较高,当前库容比44.21%,上周减少1.31%,果农货出货积极,短期客商寻货放缓,低价区冷库出库量增加。山东产区目前总体库容比约49.67%,单周减少1.19%,出口小果价格稳定,部分果农好货有所挺价,价格上涨,客商有倒货转库情况。据卓创资讯数据年前全国总体库存量约646.66万吨,上周出货21.95万吨,高于前一周出库量,高于同期出货量,产销价格有一定倒挂。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国烧碱市场产能分布逐渐清晰,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华东三个区域,上述三个区域烧碱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0%以上。其中华北单个区域所占比重继续提升,达到37.40%。西南、华南及东北地区烧碱产能相对较低,每个区域产能所占总产能份额在5%及以下水平。
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等产业政策使得烧碱行业产能增长速度趋稳,同时竞争格局持续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PVC
PVC,即聚氯乙烯,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目前,我国聚氯乙烯主要有两大消费市场:硬制品和软制品。硬制品主要是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和吹塑制品等;软制品主要为各种用途的膜、电线电缆、人造革、织物涂层、各类软管、手套、玩具、铺地材料、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
从需求情况来看,近些年来,我国聚氯乙烯树脂需求稳步上升。2019年,中国聚氯乙烯树脂表观消费量达2027.00万吨,同比增长7.23%。随着聚氯乙烯树脂的各种应用,预计在2021年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的消费量可以达到2210.9万吨,市场前景可观。
氯碱产业概况
产业链基本结构为利用隔膜法或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水获得氯气原料,同时联产烧碱,氯气作为生产PVC的原料。
从经济周期来看,氯碱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当宏观经济向好,氯碱产业受消费带动,增长较快;当宏观经济下行,氯碱产业需求放缓,虽然周期性影响有一定滞后,但是氯碱产业的趋势基本与宏观经济一致。
伴随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强劲的需求支撑,我国氯碱行业“PVC+烧碱”配套模式大规模发展,产能产量快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氯碱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国内市场方面,本周全国碳配额市场碳价维持稳定,全国碳排放配额(CEA)自3月7日起维持56元价格未变,本周截止周四收盘成交量3020吨。地方碳市场配额价格相对稳定,由于当前为履约淡季,市场交投清淡,广东碳配额GDEA价格继续走高至81.14元,深圳碳配额SZEA也上行至60元,天津碳配额TJEA下行至27元,福建碳配额FJEA则自周初的35.47元跌至30.94元。自愿减排市场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地方碳市场本周均无CCER公开成交。海外方面,欧盟碳市场碳配额12月期货价格(EUA)跌回90欧元下方,自上周末99.80欧元下行至本周四的87.07欧元,澳洲碳市场ACCU价格微幅波动,自36.75澳元微升至37澳元。
本周欧美银行业危机引发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大宗商品市场普遍承压下行,原油市场受到风险情绪影响大幅下跌,布伦特原油跌破80美元关口,盘桓于75美元一线。受此影响,欧盟碳价(EUA)在上周五短暂的突破100欧元大关后,本周迎来了连续下跌。周一EUA12月合约开于100.16欧元,随后便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行,至周四收盘时已跌至87.07欧元,盘中最低触及86.25欧元。周五亚洲时段,欧盟碳价迎来小幅反弹,但仍未能收复90欧元关口。本轮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欧美银行业风险频发的背景下,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前景悲观预期压低了碳配额需求,但在欧洲央行和美国银行业先后表示将提供流动性应对危机后,市场情绪逐渐好转,后市预计将回归基本面交易,碳价也将逐步气温回升。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任何在本网站刊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讯、评论、预测、图表、指标、信号、期货知识等只作为参考,您须自主做出投资决定,并对该决定负责。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
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投资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等信息进行交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与本网站无关。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金额¥12.5元
确认使用收益支付
绑定推荐人邀请码并完成邀请任务,推荐人获得邀请奖励
关注推荐用户
您将收获更实时、有价值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