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产量意外下调
美国农业部1月供需报告给市场最大的惊喜就是意外下调美豆产量。由于单产下调,1月供需报告预计美豆新作产量为42.76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的43.62亿蒲和2022年12月报告预期的43.46亿蒲。受此影响,美豆新作期末库存降至2.1亿蒲,低于2022年12月预期的2.2亿蒲;新作库存消费比为4.82%,同样低于2022年12月预期的4.98%和去年的6.14%,库存消费比降至近9年最低。在这样的库存消费比下,即便南美大豆丰产、顺利上市,美豆大幅下跌的概率也低。
由于巴西大豆即将上市,全球大豆升贴水下降,大豆买方偏谨慎,等待更低廉的价格,包括升贴水或盘面。
美豆大幅下跌概率较小
总体来看,考虑到南美大豆题材降温、出口需求平淡,美豆价格突破2022年12月高点的难度较大。同时,美豆库存紧张,给盘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美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未来半个月美豆价格将高位振荡,主力合约运行区间预计在1480—1530美分/蒲式耳。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地产行业进入修复阶段,进一步的行业支持政策可能继续出台。而根据央行调查报告,当前居民购房意愿不足,2022年12月的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仍在下滑,地产销售及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指标未出现明显修复,考虑到其对钢材消费端的领先性,黑色系商品消费兑现可能需要一定时间。
煤焦下游需求增长有一定的压力,叠加今年粗钢压减政策仍可能延续,我们按照2023年粗钢产量同比持平进行测算,废钢供应回升也将增加对煤焦原料消费的替代,预计2023年生铁产量约为8.54亿—8.44亿吨,同比减少1.2%—2.4%,焦炭产量同比增加0.8%。
总体来看,2023年煤焦供需转向宽松,年内煤焦或出现小幅累库,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库存方面,根据测算,截至1月13日,煤焦合计库存为4114万吨,同比降低708万吨,处于近年绝对低位水平,预计2023年库存将恢复至相对适中位置。全年来看,预计新标准焦煤主力合约价格中枢为1600元/吨,主要运行区间为1300—2200元/吨,对应焦炭主力合约价格中枢为2400元/吨,主要运行区间为2000—3200元/吨。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PTA 剑指5878元/吨一线
从PTA加权日线走势图来看,该品种自见顶7674元/吨以来展开一轮跌势,见底5164元/吨后,横盘振荡了3个月并再创新低4940元/吨。中间虽有底背离,但反弹无果,随后振荡探底,再创新低4894元/吨,进而形成跨度长短不一的3个底部,再次展开反弹。本轮反弹第一波高点5560元/吨,已经上破最低点前面的反弹高点5476元/吨,形成对横盘后两次创新低走势的否定,确认了底背离的有效性。目前价格经过调整后再创新高,已经站稳均线系统,MACD也站稳0度线以上。春节后PTA有望持续发力走高,目标为前反弹高点5878元/吨,一但上破,整体格局将逆转。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从需求端来看,每年2—3月是鸡蛋的需求淡季,随着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到来,二季度鸡蛋需求会逐步回升。同时,考虑到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2023年市场对消费恢复的预期比较强烈,尤其是餐饮、旅游带来的集中性消费增加。因此,笔者对鸡蛋远期需求预期乐观,从需求层面来看,2023年二季度的鸡蛋需求也将强于一季度。
综合分析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的鸡蛋供需前景,可以得出一季度鸡蛋价格将弱于二季度的结论。在此背景下,鸡蛋期货2303合约和2305合约之间存在反向套利机会。不过,目前的问题在于鸡蛋2303合约较现货贴水,继续做空是否还有空间?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2—3月是鸡蛋供需最差的阶段,鸡蛋价格有望去寻找饲料成本的支撑,而当前饲料成本在3.8元/斤左右,从当前盘面的定价来看似乎也不算低估。因此,不管是从基本面还是从估值的角度去判断,鸡蛋期货2303合约与2305合约反套还是存在可操作性的。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甲醇传统需求进入淡季。甲醛方面,下游板材企业大多数已经放假,仅有少量刚需企业和精细化工厂在开工。不过,春节之后,随着前期稳地产政策的推出,国内地产行业有望回暖,市场对甲醛需求存在上升预期。二甲醚方面,民用燃气需求开始回升,二甲醚生产利润明显改善,短期内终端仍有补货需求。冰醋酸方面,目前冰醋酸行业处于轻微亏损状态,开工负荷较往年下降明显,但是市场交投活跃,冰醋酸库存偏低,开工负荷后期有回升的可能。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对今年国内消费的信心恢复,特别是稳地产政策出台将对甲醇下游甲醛产生提振作用,从而支撑甲醇价格。不过,短期内甲醇下游消费进入淡季,现实需求疲软的格局难以改变,并且市场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未来需求能否如期回暖需要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供应方面,甲醇生产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开工负荷小幅下滑。不过,在新增产能投放、进口上升、库存累积的情况下,甲醇整体供应充裕的现状不会改变。需求方面,目前甲醇下游消费进入淡季,消费疲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市场对未来消费回暖的信心增强。在成本重心上移叠加消费预期回暖的背景下,甲醇短期走势偏强格局不会改变,可以偏多思路操作。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月,伦铅正式纳入彭博商品指数,对市场交易情绪有所扰动,但是近期情绪已然回落。Nystar在2022年10月关闭的位于澳大利亚的Port Pirie铅冶炼厂增效项目完工后,产出正在增加。而消费端,一方面是欧美加息仍在推进,对需求依旧存在挤出效应;另一方面是汽车市场依然存在部分缺芯的问题,因而对生产形成压制,总体需求难见明显改善,所以伦铅基本面同样趋弱。
国外供应偏紧的状态有所缓和,LME铅0—3升水也从此前的63美元/吨高位回落至13.25美元/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外铅市场低库存的问题依然存在。截至1月10日,LME铅库存仅为23375吨,是2007年以来的新低,在出现实质性的累库前,仍给LME铅下方提供支撑。
整体来看,随着春节假期临近,国内需求逐渐走弱,而国外产量有所抬升,消费端未见明显改善,预计短期铅价仍将承压运行。笔者认为,春节假期结束前,沪铅难有进一步向上的驱动出现,后续建议关注国内外市场库存变化情况。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国内加工企业开工率下滑,下游终端陆续放假。精铜杆周度开工率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逐步下滑至49%,精废价差急速扩张至2400元/吨水平,不利于精铜消费。现货市场成交偏淡,现货升水转贴水。从近三年春节前后国内铜社会库存来看,2023年春节前两周库存增加值超过3万吨,2022年和2021年同期分别约为1万吨、1.2万吨,表明库存曲线斜率偏高,累库速度较快。另外,从绝对值来看,2023年的社库绝对值也高于前两年。由此看来,此轮上涨欠缺基本面共振。节后需求预期等待兑现,需关注中下游对铜价的接受度、国内疫情形势变化等。
不过,2023年铜需求仍然是值得期待的。电力需求占中国铜消费结构的46%,关系到风电光伏发电设备和变电配电系统等。近期国家电网表示,2023年电网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带动铜消耗量。另外,从全球新旧消费来看,地产后周期属性或使得传统消费表现平淡,新兴领域成为铜消费主要增量。 据测算,全球风能、光伏和新能源车耗铜量占比有望由去年的近10%提升至12%。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豆粕需求预期逐渐降低
最近几个月,我国生猪等养殖利润逐渐出现亏损,部分养殖企业缩减养殖计划。按照季节性考量,四季度通常是豆粕的需求高峰期,但随着年末生猪等出栏,一季度豆粕的需求也必将明显降低,并将成为全年的低谷期。豆粕现货需求的减少,很可能令年后豆粕市场的价格承压。
综上所述,虽然美国大豆数据相对利多,继续支持国际大豆和豆粕市场,但南美大豆即将丰收且上市,我国大豆进口到港逐渐增多,加上压榨水平处于高位,豆粕供应继续恢复,而随着年后豆粕需求淡季的来临,追涨的投资交易应谨慎对待。目前,南美大豆正处于重要的生长阶段,虽然阿根廷部分大豆产区持续干旱,但市场普遍预期巴西大豆产量将出现增长,从而抵消阿根廷减产影响。当下,美国与巴西等官方均预期巴西大豆产量处于1.50亿—1.53亿吨,同比增长2100万—2300万吨。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红枣的季节性消费特征较为明显,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份是红枣消费旺季,正常年份截至春节前后红枣的消费比例在六七成。2022/2023年度年前销区红枣走货节奏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2022年10月至12月初,终端消费较为低迷,红枣消费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12月中下旬以来,红枣走货情况较前期出现明显好转,一是元旦、春节消费旺季来临,终端有季节性备货需求,二是原料枣价格止跌反弹,终端拿货积极性上升,三是防控措施优化后,物流恢复,电商走货较为顺畅。各类型终端消费数量方面,超市消费情况良好,拿货情况相对亮眼。各级别红枣消费方面,红枣级差相对偏小,一级红枣相对二级性价比较高,二级红枣剩余货源偏多,贸易商认为后续二级红枣价格或走弱。
根据我们调研的结果,虽近期红枣消费出现明显好转,但受制于2022年10—11月份消费相对疲弱,整体销售进度较常年依旧偏慢。贸易商反馈加工出来的货源销售一半左右,去年同期中小贸易商销售七成左右,大型贸易商销售六成。疫情对红枣消费的不利影响在逐步消退,对3月份前的红枣消费相对看好,红枣现货价格偏稳运行,若走货继续好转,或有小幅抬头。但红枣消费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3月份开始红枣消费逐步季节性转淡,叠加产区供应压力后移,年后批发市场低价货源到货压力较大。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铜的中长期驱动依然明显,将带动铜价重心上移。首先,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复工复产和经济的修复。参照全球其他早期疫情管控逐渐调整至全面放开的经济体,如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在开放边境后,供应链修复进程加快推进。因此,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不断增强。其次,中国利好政策持续推进,将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财政政策要求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中国央行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支持扩大内需。同时,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出台,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预期将逐步消退。
此外,美元指数整体表现弱势。美国公布2022年12月强劲就业和薪资下滑数据后,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预期增强,美元指数回落。同时,参照历史统计,在加息周期的前半段美元指数表现坚挺,但是到了后半段(或者加息之后)美元指数走弱,与此相对应的是铜价表现为先跌后涨。本轮美联储加息基本到了尾部,预计美元指数有可能继续走弱,有利于铜价成交重心上移。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任何在本网站刊载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资讯、评论、预测、图表、指标、信号、期货知识等只作为参考,您须自主做出投资决定,并对该决定负责。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
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投资者依据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及图表等信息进行交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与本网站无关。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成功
支付金额¥12.5元
确认使用收益支付
绑定推荐人邀请码并完成邀请任务,推荐人获得邀请奖励
关注推荐用户
您将收获更实时、有价值的资讯